“你怎麼了?”

陳木和蕭韻呆呆地看著眼前的謝婉瑩,這個大器晚成的歌唱明星忽然哭了起來,眼淚大顆大顆往下落,一發不可收拾。

直到她用鑰匙開啟房門,把陳木和蕭韻請進去,又給他們拿來兩罐冰啤酒的時候,還沒止住眼淚。

她窩進沙發裡,膝蓋上放著抽紙,手裡握著一瓶啤酒,喝一口,抹一把眼淚。

“他當年……答應……會親自回來找我的……嗚嗚……”

“我等了那麼久,一個人努力了那麼久……”

“好不容易等來了……卻不是他……他一定是出事了……嗚嗚……他是不是死了?”

陳木這下聽明白了,謝婉瑩是看來取奇命的不是當初送她奇命的姜行雲而是陳木,以為姜行雲已經死了。

“師父沒死。”陳木說。

“你騙人!他要是沒死,肯定會回來找我的,當初我們拉鉤了的。”謝婉瑩豎起小拇指,彷彿又回想起了當初和姜行雲拉鉤時的畫面。

陳木抓了抓腦袋,看這樣子師父是個渣男?跟人家約定好了卻忘記了。

但也不對啊。

“不好意思,問一句,你當初遇見到我師父的時候,多大?”陳木問。

“十歲啊。”

“十歲……”

這應該不屬於渣男的範疇,充其量算作哄小孩。

說來也驚奇,姜行雲竟然會將【曲高和寡】這樣的奇命放在一個十歲的小孩身上。

小孩可塑性強,但也同時意味著很容易被外部環境影響,性格氣質什麼的都有可能在成長過程中發生變化,將奇命寄養在小孩身上是不太穩定的。

比方說【信牢】這樣的奇命,需要宿主具有強大的自信才能發揮作用並使其成長,選擇性格堅毅自信的成年人自然是最好的。

而一個孩子,就有可能在成長過程中因為種種挫折而變得畏首畏尾,不僅無法使【信牢】成長,甚至會不斷削弱它的力量直到徹底消失。

不是說成年人就不會出岔子,只是相對而言,成年人更加穩定。

姜行雲當年把【曲高和寡】送給僅有十歲的謝婉瑩,想必她身上有某種值得信賴的特質。

陳木暫時還沒發現。

他說了好幾遍師父沒死,謝婉瑩也不相信,眼淚不停,直到他將手機拿出來撥通了師父的電話。

聽到姜行雲的聲音從手機那頭傳過來,謝婉瑩才猛地止住眼淚,搶過手機,語氣幽怨。

姜行雲顯然也沒料到自己當年隨口的一個承諾會讓謝婉瑩銘記至今,那已經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十歲小女孩長成了成熟的女人,大叔也變成了老頭子。

但她對姜行雲的感情似乎並沒有隨著時間消退,反而愈發濃烈,那當然不是愛情,而是一種類似親情的東西,彷彿姜行雲是外出打工的老父親,把謝婉瑩一個人丟在了老家。

一去不回。

謝婉瑩沒說兩句話又哭起來,陳木起身迴避,拉著蕭韻來到陽臺上。

“真沒想到啊,謝小玉謝老闆,私底下竟然是這樣的人。”蕭韻感嘆道,“還挺可愛的。”

“謝老闆?”

“粉絲們給她取的外號,因為她很大方,經常慈善捐款,也經常在網上給粉絲們發紅包,寄禮物,曾經有個得了白血病的女孩很喜歡她的歌,她知道後親自跑過去把那女孩帶到國外去治病……大家都說,一般都是粉絲為偶像花錢,就謝小玉是她為粉絲花錢,所以親切地稱呼她謝老闆。”蕭韻道。

謝小玉出道其實很早,十幾歲的時候就是一名專業的歌手了,早年時也有兩首成名曲。

但那是華語流行音樂圈風頭最盛的時候,神仙打架的年代,謝小玉沒能闖出名頭,一直不溫不火,後來更是沒多少人知道了。

直到去年的一個名叫《我真是歌手》的歌唱綜藝,謝小玉作為老歌手登臺演唱,一曲原創的《百年孤獨》技驚四座,震撼全網。

人們因為那首歌重新認識她,這才知道她有多厲害——

全能型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華夏音樂學院歌劇系教授,伯克利音樂學院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