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林州城(第2/4頁)
章節報錯
車伕向前而去,漸漸不見了蹤影。
卻說城中的百姓,在李清離去後,又自發的組織起來,在與李清離別的地點,城中眾人集資修建了一個石亭,名叫相送亭,此亭日後竟還頗有盛名,不少文人墨客都開拜訪,留下詩作。幾年後,奪權的皇帝久久不見李清的蹤跡,還特意來了一番,當看到這個亭子也是感動不已。
這是後話不談,離去的李清幾人,此時向前沿著大路直奔了好一陣,李清卻突然叫停了車伕。
“給西北方而去?”
車伕有些疑惑,他們是知道李清要去京城赴任的,這怎麼還給西北方去了,那可不是京城啊。
但李清可沒給駕著馬車的車伕解釋,車伕是拿錢辦事,此時李清要給西北去,那就給西北方去。於是三輛馬車,同時一轉朝著西北而去,而那正是大周的方向。
馬車內,李清與蘆玉凌雨三人,此時都有些高興。
實在是早晨的一番相送,不但讓李清得到莫大的安慰,就是蘆玉與凌雨也感到心情不一般。
“夫君,你可真厲害。”蘆玉開口說道。
“是啊,那些百姓都那麼捨不得你。”凌雨在旁邊也說道。
李清一笑,“我可不厲害,我只是做了些自己能做的,其實說來百姓要的很簡單,只要安居樂業即可,我並沒有做多少。”
“夫君,你真謙虛。”凌雨又說完。
李清一笑,搖了搖頭,他心道自己做的真是不值一提,做的只是分內的事。而為何這麼多百姓會感謝自己,李清心道,可能其他人,連分內的都沒有做到吧。
搖了搖頭,李清不再去想,此行離去日後恐就告別官場,他自當清靜下來。
拿起一本書看,李清卻沒有什麼興致,這麼多年來,在李清超強的理解能力下,這書已經是看的沒有新鮮東西了,起碼,在大乾,沒有李清為之一喜的書了。
此時馬車行駛的還算平穩,李清心中一動,也算是為自己找個事,他鋪開一張紙,開始寫了起來。
蘆玉與凌雨開始還以為李清在寫書中的東西,但再一看,卻發現李清寫的完全是一個陌生的東西。
似乎...似乎是一篇文章。
不錯,李清此時在寫一篇文章,或者說是。他如今行路中也無事,想到前世的那麼多經典,李清也就選了一本,結合自己的想法,開始寫了起來。
至於李清選的是那一本,不是三國演義也不是水滸傳,更不是西遊記,因為這些都不合適,而是紅樓夢。
相比其他三本,這紅樓夢背景比較貼合這個時代,李清只要稍加修改就能自圓其說,寫的也甚為輕鬆。
而在李清寫的時候,蘆玉與凌雨也目不轉睛的再看,開始倒也沒什麼,李清介紹背景一類,但當李清寫到原著中的那首詞時,蘆玉與凌雨都心中一驚。
難道李清恢復記憶了?
不怪她們會這麼想,實在是這個詞有些不一樣: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當然,這個詞說來是蘆玉與凌雨誤會李清了,這根本就是李清抄的原著的詞,但蘆玉與凌雨又讀兩遍,心中卻又驚訝三分。
這詞中的道理,可真不是不一般人能悟透的,似乎只有做過神仙,才懂得。
看了自家夫君一眼,自家夫君似乎又沒有恢復記憶。蘆玉與凌雨此刻以為是自家夫君心中所想,自己感慨寫出的這詞,蘆玉與凌雨此番更是不敢提起什麼修仙恢復記憶之事。
其實經過這麼多年,蘆玉與凌雨一直想著讓李清恢復記憶,畢竟修仙路長,再次啟程要早些時日才是。此日離城,蘆玉與凌雨心道這就是個很好的機會,在路上也許能夠挑明,讓李清記起以前的東西,來個皆大歡喜。
但現在,蘆玉與凌雨卻是不敢了,這首名為好了歌的詞讓她們一時坐立難安。
李清哪知道這些,寫完後,他繼續寫到下面:“......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樑,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金滿箱,銀滿箱,展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擇膏梁,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