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體是誰殺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李清一直安生。

三年轉瞬即到,舉人試在即,李清即將要前往舉人試所在地,大乾齊南道府城大月城。

不過李清卻有件擔心的事。

每次走在書房中,李清就感覺腳下軟綿綿的,使不上力氣。不怪李清,實在是銀兩太多了,三年過去,賣字的銀兩讓整個書房的下面都空了,滿滿當當的,地磚下都是銀兩,而他可是一兩都沒敢花啊。

其實這幾年,李清一直等自家娘子說出那句話“家中銀兩不多...”,然後他再拿出自己賣字的銀兩補貼家用,來個水到渠成順理成章,自家娘子不但能理解,而且還會感動。

但......

誰能告訴他,自己娘子為何一直不缺銀兩,從來就沒有說過關於銀兩的話。所以直到如今,除了買書外,李清賺的這些就沒花出去多少,就是買書,也是自己娘子給的大頭,他的銀兩也不敢多花。

有錢花不出去,李清苦啊!

三年過去,地磚的土李清都不敢給桂花樹下扔了,太明顯了,桂花樹已經比其他地方明顯高出一截了,他只能扔到其他地方。

幸好馬上要去考試了,蘆玉也會一起去,李清暫時能是鬆口氣,等考試回來一切再說。

“夫君,馬車已經到了。”

蘆玉在外面喊道,李清連忙應答。

這次去趕考,蘆玉操辦一切,早早就定下了馬車,相比其他徒步前往的讀書學子,李清可是享受不已。

臨走之前,李清最後看了一眼自己書房內的地磚,而後搖搖頭擰頭離去。

大月城距離鶴鳴城足足六百里,李清重生過來還是第一次走這麼遠的路,內心有些微微忐忑的同時更多的是見識新鮮事物的歡喜。大月城身為大乾齊南道府城的府城,可比鶴鳴城要大上不少,李清有些期待在。

馬車裝好李清與蘆玉的行李,等李清與蘆玉上車,車伕一聲吆喝,兩匹大馬拉著馬車載著李清蘆玉以及車伕三人,悠悠盪盪的朝著城外駛去。

李清此行前去應考,不但帶上了隨身衣物等生活用品,還帶了不少書,打算在路途中看。

但此時一拿起書,李清卻有些看不去下,但心裡又覺得自己身為讀書人,不看書不好。

忽然他心中想到了一句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他心道,自己已經不知看了有多少書了,如今向外行路,該去看看其他的才是,不必一味的苛求自己書不離手。

想到這,李清微笑著放下書,而後掀起馬車的簾子朝著外面看去。

如今馬車尚在城中,看著城中的人來人往各等物件,李清心中感到莫名的歡喜,他以前都是走在人群中,時間久了還不覺得。但如今在另一個角度看,這一切的相似的物品,卻轉眼就變得不同了,書中的眼界一詞大抵如此。

馬車出了城門朝南而去,正是大月城的方向。

周圍的一切也沒了人煙,漸漸變成了荒蕪的山林與荒草雜生的小徑,李清此時回過神,與車伕搭起了話:“車伕,這馬車一日能行多少裡?”

聽到問自己,車伕連忙答道:“官人,我這乃是好馬,在城外穩當一日可行八十里,要是趕得急百三十里也行的下。”

“哦,這倒不慢。”

李清點頭,雖說這速度跟他前世相比是一個地一個天,但以如今的環境畢竟不能與前世比。就像這馬車,趕路只能白天,到了夜晚絕不能趕路。因為這方世界的夜,可不比李清前世處處有路燈有各種霓虹閃爍不斷。在這裡一到夜晚,尤其是城外,那可真是伸手不見五指,夜幾乎是凝結的,就像是濃稠的墨水擺在你面前。

有些中通常有這樣的情節,一人藏在一丈之外,大批的搜尋人馬找不到。許多人讀了不相信,一丈不過三米怎麼就發現不了呢,那是他沒來過古代,尤其是李清所在這大乾,李清懷疑到了深夜,別說一丈了,就是藏在半丈處,任你睜大了眼也找不見。

因為夜晚,實在是太暗了,暗的讓人不敢出門,暗的讓你懷疑這夜晚中真有些鬼怪不成。

而這馬車載著三人,在白日能穩當的行八十里,這等速度已是極快的。

此時又與車伕說了兩句,車伕也高興不已。說實話,作為車伕,他們最喜歡的就是拉這活了,不但輕鬆而且賺錢,讀書人相比其他客,那是極為講理的,不會拖欠他們銀兩。更為重要的是,拉著讀書人去考試,一路上的匪徒也不會多加刁難,可以說,這是難得的好活。

車伕高興的吆喝著車,前面拉車的馬匹也感到高興,車伕是它們主人,這人畜相處時間長了,那也是能察覺到互相心情的。

馬車出了鶴鳴城,已行了有半日,正是中午時分,馬車停下來修整。

雖是中午,但這天氣並不燥熱,畢竟這舉人試是在秋季,正是天氣涼爽,瓜果飄香的時節。李清與蘆玉下車後,先是解決了一番生理問題,而後蘆玉為李清取來了早已備好的乾糧,是她精心烙制的菜餅以及早早做好的桂花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