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飯在一種奇異的氣氛下吃過,李清和聖女兩人都不說話,小竹和阿綠阿英自然不敢多說

吃完飯,李清砍下了一根粗樹,而後就給聖女三人搭起了屋子。

屋子的位置選在了石屋的對面,在湖泊的另一側,湖泊是長條形的,李清特意選擇了最遠的那一角搭建,與他的石屋整整隔了好幾百米。

搭建木屋的時候,聖女和兩個侍女就在一邊看著,李清不讓他們插手,他自己一人就搞的定。

而且還有小竹在一邊幫忙,木屋搭建的很快,早晨動工,不到上午時分,一間足夠住三人的木屋就搭建完成,而後聖女幾人進去參觀。

“如何?’

李清在她們身後問道。

“多謝李師兄。”聖女沒說好壞,只是感謝了一句李清

而李清聽到這句後,就預設她們滿意了,而後就要離去,忽然聖女又叫住了他,似乎還有話對李清講。

“凌道友,要是還是昨天的話語,我想就不必說了。”李清此時說道。

聖女看著李清嘴角微微一笑,卻是沒管李清的話,繼續說起了昨天的話語:“李師兄,你還是回去吧,你有什麼條件都可以提,宗門什麼都能答應你。’

“哦?‘

李清此時上下把聖女打量了一番,聖女此時似乎想起了早上的事,臉龐微微紅了起來。“真的什麼都答應我?”李清說道

“嗯!’

聖女堅定的點了點頭。

“那好,既然這樣的話,那就答應我讓我不回去。”李清笑著說道。

“李師兄,你.”聖女一時被李清這個彎拐的沒說出話來。

“哈哈!’

李清此時哈哈一笑,離開了木屋。

小竹跟在他什麼,也氣宇軒昂的邁著步子離開,身後聖女的兩個侍女嘴巴都嘟了起來。“誒!’

聖女卻是嘆了口氣,看來要勸李師兄回宗,可真是個任道重遠的活啊。

聖女的到來並沒有讓李清的作息發生改變,他依舊每天重複著之前的事,彷彿聖女的到來不過是島上的天空多了幾片雲彩一般,雖不容忽視,但也並不能遮蓋了整個天空。

至於那天在竹風亭的事,李清和聖女誰都沒有再提起,李清事後還對自己的行為思討了一番,認為那不過是睹物思情罷了,並不是自己真的被聖女所打動了,也就沒有再多想。

時間一點點過去,聖女倒是沒有再提起讓李清回去的事,每日只是如李清一般重複著生活。

島上的生活相比外面,要安靜的許多,如果不是日月的更替,根本就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只是不經意間的一朵竹花落下,才會讓人感嘆時間已經過去了太久。

這夜,已是中秋月圓之夜,李清洗漱過後,坐在自己床前,床頭的桌子上一盞油燈照的屋子明中帶暗,暗中帶明,亮光隨著油燈的火芯交錯不定,思緒也隨著這光亮忽而飄遠,忽而飄近。

李清望著油燈,將手緩緩伸到了自己頭後。

緩緩一抽,已不知在他頭上插了多久的竹花簪被李清取了下來,看著此個簪子,李清用手指將其上下翻轉,每一處都看的仔細。

看的久了,李清已不知自己在看些什麼,忽然間,他抬頭望著屋外,一輪明月正掛在雲邊,明月之光如絲線一般,點點的穿過視窗,進到屋內。

《明月夜》

“一道兩道三道光,點點絲光入得窗。

一寸兩寸三存心,分分存心為君傷。

抬頭一望月明光,此光應有千日長。

但願此光能承載,穿過萬里,入得君窗。

李清自言自語間吟完了小昭當初留給他的這首詩,李清忽然懂了,時間過了一百五十餘年他忽然懂了小昭。

“當初,你也是在這般月光下為我寫的這首詩吧。”

李清望著月光喃喃的說道。

往事不堪回首,回首已是月明中;往事不堪回首,回首已是故人秋,往事不堪回首,回首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