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進宮授學,李修然昨晚專門做過功課。

雖然他不會作詩,但是前世好歹是個高材生,學過背過不少詩詞賞析,總結點經驗還是沒問題的。

太子等人眼睛微微一亮,身為皇子皇女,從小便有內閣學士言傳身教,以前自然也學過詩詞,對如何寫詩作詞,也算了然於胸。

但是像李修然一樣,直接把寫詩歸納為“三感”的論調,以往還真沒聽說過。

原本好奇李修然會如何授學的眾人,也頓時來了興趣。

“所謂靈感,不用我說,各位殿下肯定都懂,這是天賦和機緣的爆發,突如其來,不可預知,但前提也得勤奮好學,打下堅實的基礎,能觸發到這個爆發點,靈感一旦來了,也得能把握住才行。

情感即直抒胸臆,寄情於詩,寫出真情實感,如此才能避免詩詞空洞。

至於美感,這就需要從詩詞的排列、意境、格律,包括節奏、用韻、平仄、虛實等方方面面進行精雕細琢方可。”

李修然不緊不慢的說完,掃了一眼眾人,從懷中掏出一個文字,繼續道:“卑職這裡簡單整理了一份韻腳,各位殿下可以命人謄抄一份,略做參考。”

說著把文字遞給了太子。

後者接過,好奇的翻開看了眼,邊看邊讀出了聲:

“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雷隱隱,霧濛濛,日下對天中。風高秋月白,雨霽晚霞紅……”

前兩句太子表情還很平淡,但是越往後看,他越體會到了其中的精煉,臉上也逐漸閃過一抹驚愕,抬頭看向李修然道:

“這是李侍讀所作?”

“從單字對到雙字對,再到三字對、五字對,全都朗朗上口,聲韻協調,當真是篇對韻佳作。”七皇子也聽的心生震動,忍不住誇讚道。

“難怪連父皇都盛讚李侍讀文采斐然,單單這份韻腳,就可見李侍讀功底之深厚啊。”九皇子不甘示弱,跟著感慨。

身後,安寧公主的眼眸中也閃爍起一抹異樣的光彩,忍不住抬頭,帶著些許詫異和好奇,重新打量起李修然來。

這可是前世廣為流傳的經典著作,功底能不深厚啊……李修然心裡暗道。

昨天備課時,為了開講後不露怯,他著實冥思苦想了很久,還特意到鎮魔司的藏書閣裡翻閱了半天。

直到找到幾本聲律書籍,他才陡然發現,雖然呼延帝國也早有人編纂過聲律讀物,但是書裡的韻對不僅少,而且韻味也不夠鮮明。

而他前世為了提高寫作能力,專門背過《笠翁對韻》,全書不僅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具,還對仗工整,從單字到多字層層屬對,用韻鮮明。

雖然時間有點久,他後面忘了一部分,但是僅他還記著的,也比那幾本聲律書籍豐富不少。

回去之後,他就把還記著的笠翁對韻默寫了下來,準備以此作為今天主講的方向。

現在看來,效果屬實有點不錯啊……李修然鬆了口氣,謙虛一笑道:

“一點拙作,三位殿下過獎了,此文乃卑職收集了常見的韻腳匯聚而成,用來熟悉對仗、用韻,掌握格律、組織詞語時,可以略做參考。

今日我們就先來講一講它。”

……

宮裡的課比前世簡單粗暴很多,從辰時開始,一直到午時才結束,中間只休息了一次,為時一刻鐘。

一連近三個時辰講吓來,一眾皇子皇女已經習以為常,毫無波動,李修然反倒差點沒抗住,心裡暗暗感慨,原本以為一年沒幾天假就夠慘了,沒想到上起課來更殘暴,當個皇子是真不容易啊。

“聽李侍讀一番講授,真是讓本宮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