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碧眼想要求和?”袁耀的眼神之中慢慢的都是玩味“他孫權真當我袁耀是好脾氣嗎?他說打就打,他說求和就求和?”

袁耀對這個孫權孫碧眼可是沒有什麼好映像啊,這已經是江東兩位主公,四次攻打淮南了吧,現在竟然還有臉求和?

“把那孫碧眼的使者給我拖出去砍了,傳令下去,全軍進攻,我要明天早上他孫權的頭顱掛在我皖城的城門上!”袁耀也是被孫權打出火氣來了。

一個個的都當他袁耀是好欺負的,若不是他袁耀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恐怕現在的淮南就要被孫權和曹操軍給吞併了吧。

“主公且慢!”就在袁耀下令下去準備殲滅江東軍的時候,邊上徐庶突然開口阻止了起來。

“元直?”袁耀疑惑的看著徐庶一般來說徐庶是不會阻止自己的。

“難不成元直你也要我放過這孫權孫碧眼?”

徐庶並沒有直接的回答袁耀的話語而是從另外一個方面說了起來。

“主公,江東之中主公最忌憚是誰?”徐庶反問著那邊的袁耀.

“江東?”袁耀愣了一下隨即就回答了起來“一個周瑜周公瑾,一個就是張昭!”

孫策臨死之前託孤孫權給的兩位忠臣那就是周瑜和張昭。

內事不決找張昭,外事不決找周瑜。

內政上面張昭是真的人才,可是在外事上面張昭卻是差了一點,而周瑜呢,內事或許比不上張昭但是絕對不差,而對外戰爭,周瑜更是帥才。

“張昭再怎麼有才,那也不過是一臣子罷了,而周瑜周公瑾不同!”徐庶繼續言語了起來,張昭年事已老,他根本就不可能有自立的可能。

而周瑜不同,整個江東與其說是孫策打下來不如說是孫策在周瑜的幫助之下打下來的。

孫權為什麼要啟用小將,這其中的一個願意就是對周瑜的忌憚啊,若不是有孫策臨死之前求周瑜,恐怕那些個江東老將扶持上位的人是周瑜而不是他孫權了。

“主公,孫權此人雖然年少成才,但是卻也多了一點剛愎自用!”徐庶繼續言語道,孫權年幼喪父,懂事了之後又是在哥哥的光環之下成長的,導致了孫權一直在父兄的影子裡,這樣長大的一個人除了有著自卑之外,慢慢就轉變了自傲了。

他孫權一旦下定決心做某件事的話,那麼誰勸都沒有用,還有一點那就是孫權此人太容易猜忌人了,或者說有迫害妄想症。

袁耀聽著孫權的話語也不由的沉思了起來,這徐庶分析的還真的就是他孫權的本性。

孫權此人守陳有餘,開闊不行,剛愎自用,明明不是統兵的料子,可是每一次孫權都要親自率軍出征,被張遼各種吊打,打完了之後好了傷疤忘了痛,繼續被吊打,被打得鼻青臉紅還不許人勸。

“主公是想要一個時刻想著北上的江東還是要一個被主公您一戰打得膽戰心驚之後只敢求和的江東?”

徐庶的意思是,若是袁耀此般不同意江東孫權的求和,甚至殺了孫權的話,那麼孫權一死,江東之中就再也沒有人能制衡周瑜了,有著那些個老將幫忙的周瑜,必然會把江東做得風風火火,而荊州劉表根本不可能是周瑜的對手。

“若是主公現在就準備出兵拿下江東的話,那麼庶所言根本就沒有用,殺了孫權用孫權的人頭威懾整個江東!”如果現在不是曹操在後面扯後腿,袁耀當真可以出兵江東,畢竟袁耀算是把江東水軍給剿滅了,可是他袁耀不能,因為身後還有一個曹操沒有解決呢。

他袁耀放棄了青州放棄了徐州不就是為了重創曹操嘛?

北方未定,袁耀根本就不能南下,現在的南方可不比千年後,這個時候的北方才是中原才是政治文化以及富裕的地方。

後世河南一身為何人口眾多就是因為那裡才是中原地區,後來慢慢的才朝著南方遷徙的,兗州的洛陽許都長安,哪裡不是政治中心,他袁耀不能捨本逐末,只有拿下了北方,南方才能不足為慮。

袁耀想了許久,這點重重的點了點頭,說個實在話,他對周瑜還真的沒有多大的信心,江東美周郎不是說著玩的,若不是周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了,三國還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演呢。“來人啊,去吧孫權的使者帶進來吧!”袁耀揮了揮手說道。

“罪臣張昭見過袁耀將軍!”袁耀沒想到這次前來求和的竟然江東兩大支柱之一的張昭。

“罪臣?”袁耀玩味的笑了起來,這個稱呼很不錯啊,也很有深意啊,一般來說只有作亂的臣子才會對著主上開口自稱的,而現在孫權派來的使者代表的是他孫權竟然自稱罪臣,這說明孫權為了活命連臉面都不要了在和袁耀拉絨關係。

其實也沒有多大的錯誤,因為孫策就是從袁術的手中獨立出去,他的父親孫堅也曾在袁術手下做官,自稱罪臣沒錯。

“起來吧!”袁耀揮了揮手,現在的袁耀滿滿都是小人得意。

“多謝袁耀將軍!”張昭點了點頭站了起來。

“說吧,孫碧眼他想要怎麼和我談?”袁耀甚至都不稱呼孫權的名字了,而是直接說外號。

張昭的心中一陣惱怒,俗話說主辱臣死啊,但是現在形勢比人強啊,他們江東大軍可都被袁耀打殘了,剩下的殘兵敗將也被堵在了巢湖之中苟延殘喘就等著袁耀高抬貴手呢。

“我家主公說了,若是袁耀將軍能夠放過我家主公這次,那麼江東上下唯袁耀將軍馬首是瞻!”張昭對著袁耀說道。

“噢?”袁耀笑盈盈了起來,而沒有直接開口說話,而是直直的看著張昭,這氣氛就尷尬在了哪裡,這孫權還真的是空口白牙啊,什麼叫做唯淮南馬首是瞻,根本就是一個屁話,什麼實質性的東西都沒有,若是再有一次淮南陷入困境的時候袁耀相信第一個落井下石的就是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