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喬府夜宴(第1/2頁)
章節報錯
“你說什麼?”袁耀哭笑不得的問道袁胤,“喬公竟然專門請我赴宴?”
“正是如此。”袁胤道,“陛下,若是能與喬公結交一番,對我們是有好處的。”
“畢竟喬公當年作為漢室官員,如今又是皖城名門望族,與世家結交一番,好處巨大啊。”袁胤隱有所指的說道。
“什麼好處?”
袁耀苦笑不得啊,這袁胤還在想著自己當初吹過的牛了,他真的認為自己要把廬江拿下,而拿下廬江自然要與當地名門望族士族搞好關係,看來這袁胤就是存著這個心思。
可是現在的袁耀就是廬江的降將而已,雖然沒人投降,士族又怎麼會對他這麼上心呢?想想當初,劉勳借糧草的時候在陸家所帶領的一大批“邪惡勢力”的影響下,是多麼費勁啊,根本連劉勳的面子都不會給,怎麼會給他?
袁耀想不明白,就乾脆不想了。
“陛下,若是喬家能聲援我們江亭,或許我們在廬江的口碑,就會上升啊。”袁胤苦口婆心道。
“有沒有打探到孫策的訊息?”袁耀皺著眉頭問了另一個問題,並沒有回答袁胤的意思,袁耀撇撇嘴,當初幹啥放那種大話呢。
“這,……”袁胤看了看袁耀旁邊站著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剛才還沒有發現呢,現在想來剛才算是說漏了嘴了,頓時住口不言,使了個眼色。
“沒事,叔父你儘可放心說罷,藤蘭以後就是我們的戰友了啊。”袁耀看到袁胤的動作,打了個哈哈,表示讓袁胤繼續說。
戰友?袁胤恍惚了一下,這是個什麼稱呼?不過這戰友的表面意思還是很好理解的,袁胤頓時明白過來這人是自己人了,既然袁耀相信,他也就不再多說什麼。
但是這話在武安國的耳朵裡卻令他很是感動了,他是誰?原先的孔融部將,如今的廬江隱士,而他的老主公,如今正在曹操那當官,如此看來,袁耀如何都不應該在他才投來之後就讓他聽軍機大事,但是他在極富戲劇化的投奔袁耀之後,袁耀並沒有不相信他的意思,第一次回廬江,就表現出了主公的大度。
武安國心中訝異,自從袁耀將他的斷腕治好之後,他就講袁耀奉為了自己真正的主公,驚為天人,主公如此信人不疑,如何不成大事?武安國大喜啊。
“陛下,據斥候所言,孫策的確正在動兵。”袁胤繼續道,“根據陛下你的指派,手下也發現江夏黃祖也正在積極備戰,似乎,江東與江夏即將開戰了。”
袁耀的眉頭閃爍了一下,江夏黃祖的反應還真是夠快的,孫策一動兵黃祖接著就準備接招了,看來這黃祖在看到孫策打下江東之後,每天都睡不著覺了啊。
想想旁邊就住著一頭猛虎,而且你還殺死了那頭猛虎的父親,袁耀真為黃祖感到頭皮發麻啊。
“那海昏上繚一帶呢?”袁耀皺著眉頭說道,知道海昏上繚的動向,這對他的判斷有很大的好處。
“陛下,前往上繚的人還未回來,恐怕還得再過兩日。”袁胤沉聲道。
“嗯,叔父,來來來,我來介紹一下。”袁耀站起身來,指著袁胤向武安國說道,“藤蘭啊,這是我的叔父,福王殿下。”
“安國拜見福王殿下。”武安國聽到袁耀說話,行了一禮,袁耀帶他回來之後就直奔書房與袁胤商談了,根本沒有坐下歇一會兒呢。
“安國?”袁胤先是坦然的受了這一禮,但是看著武安國的樣子怎麼看怎麼眼熟,又聽到武安國的話,頓時打了個激靈,又問了一遍?
“安國?”
“你……你是?”袁胤低下頭看了看武安國的手臂,不知所措起來,“你是武安國?”
“正是安國,”武安國低頭行禮道,“先前與福王殿下匆匆一面,還是九年以前了。”
當初袁胤陪著袁術,十八路諸侯共同討伐董卓,本來袁胤與武安國是沒機會相識的,但是因為武安國陣前取義,與呂布酣戰十餘合,最終為呂布所斬斷手腕,可謂是猛將了,當初穆順,方悅等人都被呂布幾合就給斬殺了,武安國能酣戰十餘合還未被殺死,就足以說明武安國的能力,決不再張勳之下。
剩餘諸侯大將將武安國救下,也正是因為此,袁胤與武安國匆匆見了一面,這也正是袁胤看到武安國面熟的原因了。
“不,這不可能!”袁胤覺得自己的世界觀要崩潰了,一個人的手被砍了,還能再長出來?
袁胤繼續看了一下武安國的手,發現,沒錯,就是完好無損的兩隻手。
“不可能。”袁胤看向袁耀,想從袁耀的眼睛裡面看見答案。
其實當時武安國看到的時候,他的心情也該是這樣的,但是無奈當時袁耀給了武安國特別高的期望,以致武安國認為袁耀若是治不好才令人詫異,所以武安國的手被治好之後,他只有喜悅與感恩,沒有袁胤一般失態。
“陛下,這是怎麼回事?”袁胤張口問道。
“哈哈,武安國這手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自有神靈天佑,十年之中,竟然生長了出來。”袁耀哈哈大笑道,指著武安國道,“叔父,不信你問問他。”
“若不是此番與子義去山中打獵,我又怎麼會遇到如此良將?真是蒼天有眼啊。”
武安國看著主公扯犢子,也跟著點頭道。“是啊,福王殿下,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我的手慢慢就長出來了。”
武安國還記得當初袁耀為他接手的時候嚴肅的樣子,知道自己的手腕長出的這件事情只能用其他的東西來搪塞。
袁胤的嘴抽了抽,騙鬼呢吧。還自己長出來的,斷了十年還能長出來?這打死誰誰也不相信啊!
但是袁胤很快就反應了過來,既然武安國跟了陛下,而且斷腕被接好,傻子也能想出來是袁耀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