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戎人是遊牧民族,在他們沒定居前,作戰都是帶著家屬牛羊,走哪搶哪,沒得搶了,他們自己隨身攜帶的牛羊都可以為他們提供補給。

而容國到秦鳳路,要翻過連綿的群山,山道狹窄崎嶇本就不好走,大規模的輜重更是難以運達,所以,戰事時間拖得越長,對他們來說,後勤就越拉胯。

前線需要一批鋪橋的木板子,等國內運來黃花菜都涼了,好在山區樹多,方便就地取材。

攻城還需要大量的弓箭,現在弓箭的箭桿補給有下落了。

實在沒辦法,那就只能去搶奪敵人的了。

借鑑莊曉寒當年的做法,韓朝也拿三張木板子做成盾牌,木板一張寬兩張窄,上面綁上草繩,一溜幾張形成一道保護牆沿著鐵索往前推進,自然,對面的定戎人看見他們開始動作了,一波又一波的弓箭雨就飛過來了。

你還別說,定戎人的射箭水平還是很有保證的,至少落到河裡去的比較少,射在盾牌上的比較多。

跟在大盾牌後面前進計程車兵不停地往前運送木板,鋪在鐵索上,還要不斷將兩邊的欄杆也用木板豎起來形成防護牆。

後面不斷的有新木板盾牌圍上來,替換插滿了箭羽的盾牌撤下去。

定戎人意識到了容國人的意圖,可是又不能不射箭,為了阻止容國人把木板鋪滿鐵索,他們在箭支上綁上了浸溼了火油的布條,點上火再射過來!

鐵索上的防守木板頓時變成了一堵堵火牆。

容國計程車兵除了要繼續鋪木板,還要打水來澆滅火情,有點手忙腳亂。

打溼的木板冒起了濃煙,鐵索上一時間濃煙滾滾,嗆得人直咳嗽,眼睛都睜不開了。

火勢太猛的時候,外圍燃燒著的盾牌上的大火來不及撲滅,為了不至於將中間鋪著的木板也燒著了,沒辦法只好放棄,推入河裡。

再燒著了再換,再換再點燃。

一場拉鋸戰在鐵索上持續。

韓朝已經帶人在河岸的山腰上找了一處距離葉詹城池最近的據點。

那兩箱的土手雷派上用場了。

他先試著將一塊大約同重量的石塊扔了出去。石塊飛過了底下的河流,然而由於飛行的距離不夠,掉落在了河裡。

沒關係,定戎人不是有旋風炮嗎,拿來借鑑一下,只需要架設一臺大點的投石機,將土手雷拋到定戎人的城牆裡去就好。石塊了不起只能砸傷一人,土手雷可以炸傷一片。

一路帶著火花的土手雷飛到了對岸的定戎人城牆上,頃刻間爆炸聲此起彼伏,煙塵混合著鐵屑飛濺,炸的定戎士兵血肉橫飛,傳來連連慘叫聲,城頭上計程車兵被炸的不敢冒頭紛紛躲避,箭支射出來的數量明顯減少了。

容國人軍心大振。

鐵索上鋪橋計程車兵趁著這空檔,飛速加快了鋪橋的速度。

眼看著,再堅持一會,整個鐵索橋就可以鋪到對岸城門口去了。

可是他們的土手雷已經快用盡了。

韓朝有些著急,這樣若沒有了火力掩護,底下鋪橋計程車兵定然又要被定戎人的帶著火油的箭支燒著了,他對手下計程車兵道:“你趕緊到凌將軍那裡,再要一箱子的土手雷過來,他們若是提什麼要求,無論什麼先答應下來!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