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人生何處不相逢(第1/2頁)
章節報錯
益州太大了,曹捕快他們的調查工作一直沒什麼進展。
莊曉寒在這裡已經住了快一個月了。她天天出去瞎轉悠,這天竟然走到了一條玉器街上來了。
雖然不懂欣賞玉石,但是她想起曾經康乾送她一隻玉香囊,江南的玉器加工比較的發達,不知這裡的手藝怎麼樣。
一路的逛過去,猛一抬頭,竟然看到了有家店鋪的名字竟然也是叫做:精功玉器店!
這不是跟康乾他家的玉器店一個名字嘛。
雖然天下同名同姓的店鋪海了去了,莊曉寒還是抱著僥倖心理邁了進去。
可惜掌櫃和店小二他們都不是康乾,老闆也不是康乾的父母。莊曉寒有些失望,看來只是巧合同名了而已。
莊曉寒不死心,追問了一句:“小二哥,你們店裡有沒有玉香囊賣啊?”
店小二回答到:“這位姑娘有所不知,玉香囊雕刻工藝複雜,在江南一帶比較的有名,在我們益州少見,要是找玉香囊的話,那就得去找從蘇州府過來的師父雕刻,前幾年因為叛軍作亂,很多江南的玉雕工匠從那邊逃難過來了。姑娘是一定要買嗎?若是一定要,那小人可以帶姑娘去找師傅。”
莊曉寒想閒著也是閒著,若是這邊能找到從蘇州來的玉雕師傅,也許可以打聽到康乾一家的下落也說不定。
於是她給了小二一點碎銀子,小二殷勤的帶著她出來了,往一條巷子走去。
他給莊曉寒找的玉雕師傅倒確實是從蘇州府過來的,而且還真的是當年靖王作亂時從蘇州府逃難出來的。問起原玉器街的康家,那人還有些印象,說當年他們也逃來了益州,到了益州地界之後就走散了,沒一起進城來。現在他也不知道康家人的下落。
既是逃難來了益州,看起來當年還算是安全的,只是現在江南已經安定下來了,為什麼他們還不回原籍去呢?
晚上,益州衙門的朋友說要請客,帶著他們幾人去酒樓喝酒。為了助興,還特意叫了幾個花坊的姑娘過來唱曲助興。
花坊其實就是青樓楚館的意思。那裡的姑娘不僅漂亮,還能歌善舞,能彈會唱。
本來大家看莊曉寒是個女子沒打算叫她一起來的,只是那兩個同僚不好意思丟下莊曉寒自己跑出來飲酒作樂,還是知會了她,原也沒算到她會跟來的,可是莊曉寒根本就不忌諱這些,還是跟著來了。
無他,益州多美食,有好吃的不吃多虧呀。
也許這世間有緣的人最後都會重逢,那幾個花坊府姑娘吹拉彈唱的時候,忽然外頭又進來了一個女子,莊曉寒一抬頭,竟然看到了一張熟悉的面孔,一時間真是百感交集,喉頭髮堵,她站了起來幽幽叫道:“季敏…”
季敏進門的時候,看到酒桌旁站起了一個女子,還叫出了她的名字,不禁大吃一驚,穩了穩心神定睛一看,手裡的琵琶都掉地下去了,奔過來一把抱住她:“曉寒是你!…你怎麼在這裡?”
這世界真是諷刺,當年莊曉寒費盡心思也要保下季敏,不想她像個牲畜一樣的被髮賣到青樓楚館,就算自己身陷險境她也沒後悔過,可是現在誰來告訴她,當年她費那麼大勁,甚至不惜以身赴死也要救下來的人,結果最後竟然還是落入了煙花之地?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莊曉寒拉著季敏出了酒樓房間,找了一個清幽的地方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