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掌櫃聽說這幾樣食材的價格這麼昂貴,有點咂舌,他皺著眉頭想了想,只願意少量的進一些貨。

莊曉寒也不強求,畢竟現在她的田莊裡這些作物還沒有到大規模的成熟的季節,只能少量供應,最重要的,大部分還要留著做種子呢。

隔天,幾位大人去上朝,在和別的同僚閒聊時,就說四季酒樓新推出的幾個菜品非常美味,他們第一次品嚐,就喜歡上了,聽說還是從萬里之外的海外引種進來的,種了兩三年才能拿點出來賣,可珍貴啦。要不是酒樓的掌櫃和他們的關係好,還吃不上呢!

這一通連吹噓帶炫耀的嘚瑟,使得朝中有幾位酷愛美食的老饕們忍不住了,當天下了朝就急匆匆的直接趕來了,可惜,來的晚的都吃不到,因為孫掌櫃沒有儲備那麼多的原材料!

自然,沒吃到的很遺憾,直接下了訂單。

雖然新菜品一點也不便宜,但是這些達官貴人荷包裡還不至於付不起這幾個菜品的錢。更何況有的是人來搶著替他們買單。

對於孫掌櫃來說,有人吃有人買單為什麼不賺這筆錢?

可惜莊曉寒留下的食材不多。

孫掌櫃一大早按照莊曉寒提供的地址找到了她家裡,可是她本人不在家,下人們把他指去了第一學堂,她天天在那裡辦公呢。

孫掌櫃此時才知道原來賣給他食材的這位年輕婦人是哪一位。

從最開始的和邵侍郎家的小姐比試,到後來的資助天花痘苗研究到現在的開辦學堂,曲成伯府家的這位三少夫人似乎一直都在坊間傳聞裡起伏,熱度不消。

好巧不巧,這位孫掌櫃家的大孫子今年正好就進了這間學堂裡唸書了。

相比起私塾,這間學堂外觀看著敞亮又大氣,學費也不高,教授的東西也比較新奇,別的不說,大孫子回來時,他看見孫子寫的那幾個數字和符號,還特意問過都是代表什麼意思,大孫子神氣的不得了,一個一個的講給他聽,孫掌櫃覺得這間學堂教授的知識和外頭的有些不一樣,更注重孩子們的全面發展。

而那幾個數字和符號,對於他們這些做生意的來說,還真的是實用。

他自己試了試,記賬計算都特別的好使。只是似乎在京城也並沒有大規模的推廣開來,可能學堂才只開了幾個月,還需要些時日普及吧。

孫掌櫃只是沒有把眼前的這位夫人和這一系列事件的主角聯絡起來而已,畢竟他是隻知有其事,不知道其人。

等他知道了,那好感度是蹭蹭的往上漲啊,在下單,那就不是幾斤幾斤的訂,而是幾十斤甚至上白斤的要!

可是莊曉寒一時半會的提供不了那麼多。

還沒等她的田莊到豐收季,朝廷就派人來通知她:一斤也不準賣了!

朝廷全部要了!

原來朝堂上有人為了討皇上開心把這道菜進獻給了皇上,皇上吃了也覺得挺好的,和朝中大臣議事的閒暇時提到了此事。

朝中機靈的官員不少,當時就有官員說,既然皇上都說了好了,不如朝廷派官員去將這些作物都收集起來,留作種子,在全國大面積的試種推廣,聽說這個叫什麼玉米的比較高產,一畝地至少可以多養活一個人,皇上又是如此的寬厚愛民,這樣的好東西怎麼能全讓些達官貴人私自消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