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擋多久就是多久,不到最後一刻決不放棄。”二師父十分的堅決。

“那好,我現在就吩咐下去,叫那些願意迎戰的弟子做好準備。”主持也站了起來。

三師父不滿:“主持,你剛剛不是說要退守的嗎?”

主持苦笑:“作為一個道觀的主持,我必須傳承師祖們留下來的師門,不能讓他斷送在我的手裡,我也有責任要保護諸位觀裡的弟子,不能讓他們折損在戰亂裡;

可是我也不願做那個縮頭的烏龜,別人打來了只知道一味的退讓,這樣的掌門人,軟弱無能,怕是手下的弟子也會瞧不起的,我也是左右為難吶!但凡有個萬全之策可想,我又哪裡願意冒著這樣的危險,將十幾個弟子的性命至於危險之上?

為今之計,也只有分兩步走了,不願意打仗的先撤退,願意留下來的想辦法堅持到最後一刻,三師弟,你帶著些弟子先撤退,到山下的鎮子裡找一處地方安頓下來,若是我們這些留守的人最後都沒能下得山來,以後,傳承師門的重任就交到你們身上了,你可要肩負起這個重擔呀!”

三師父撲通就跪了下來,聲音嗚咽:“大師兄,師弟慚愧!”

主持將他扶起來:“不要這麼說,如今道觀大難臨頭,總得有人將我派的火種傳下去,不然香火斷了,我等就是死,也沒臉去見各位師祖了。爾等收拾收拾,速速離去,不要耽擱了。”

三師父含淚答應了,他和四師父帶著那些不願打仗的弟子們先回去收拾行李去了。

看著留下的二師弟和五師弟六師弟,主持道:“現在,我們商量一下該怎麼對敵吧。”

莊曉寒問那些願意留下來的弟子裡邊,有誰願意和她一起下山去佯裝進攻的,一半的人打了退堂鼓。

一時熱血沸騰喊喊口號是很容易的,不容易的是付諸行動。

最後,也只有何師兄和蘇師兄願意配合他,這兩個是和她一起出海雲遊的師兄,對她的瞭解比其他人多點,知道她不是那種只知道誇誇其談的人。

幾個弟子給他們準備了幾塊木板,拼起來護住身體的三面,外頭全都用稻草擰成的草繩捆綁上,既是要減緩箭頭射過來時衝擊的力度,免得對自己造成傷害,也是要增大摩擦,多多的收集箭支。

木板儘量用泡桐,因為泡桐木質最輕,下頭裝上木頭的軲轆,方便移動搬運。

二師父帶著幾個弟子在演練敲鑼打鼓,模仿出各種聲音,試圖營造出一種來了很多人馬的假象。

還沒有撤退的那些弟子裡有幾個人看到他們像模像樣的在備戰,悄悄放下來包袱過來幫忙了。

五師父和六師父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忙活著。

等一切準備就緒,大家第二天晚上就帶著傢伙下山了。

此地已經進入了盛夏時節,山上的雨水多了,道路十分的溼滑。

此時距離莊曉寒上青峰山出家,已經過去了兩年多了。

兩年多的時間,改變的東西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