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孫秀才願意留下來,那她就不用再四處去受人白眼了。

而且她看得出來,這個孫秀才人品不錯,雖然過得很是清貧,但是一直保持著文人的風骨,不願意給人添麻煩,也不願意出口求人。

這種有節氣的夫子,教出來的學生不會差。

喬苒微笑著對孫秀才道:“我們很歡迎孫先生留下來,那以後您就是咱們清水村學堂的夫子了。隻是咱們這學堂的學生有些多,足足有五十多個,今後要讓夫子多多費心了。”

孫秀才見他們也願意讓自己留下來,也放了心。

這回,他可以靠自己活得很好,可以不用再讓姐姐一家擔心了。

既然決定了聘請孫秀才當夫子,三人吃完飯就開始商量起束脩和開學日期,以及休沐的時間。

最後,在孫秀才的強烈要求下,喬苒原本打算的一兩銀子束脩,變成了一個孩子一年500文束脩,足足減了一半。

孫秀才的想法很簡單,自己以前到處去接抄書的活兒,一個月每天不停地抄,一年都賺不到十兩銀子,自己吃穿用度加買藥,一年幾乎完全攢不下錢來。

而在這裡當夫子,一個孩子500文,十個孩子五兩銀,五十個孩子,一年就有二十五兩,已經比他以前一年賺的多了一倍有多。

況且這裡還包了他的吃住,除了買藥和添置衣衫,他根本不怎麼需要花錢,一年起碼能存下十五兩銀子,這可比以前好太多了。

喬苒和老村長見他堅持隻收500文束脩,也隻能隨他。

至於休沐的時間,定於每月的中旬休兩天,月底休兩天。

開學的時間,喬苒本來想等半個月後定製的桌椅到了再開學,但是孫秀才覺得自己不能白白浪費這半個月時間,所以提議明天就開學,今天他要先去姐姐家裡拜訪一下,給姐姐一家報個平安。

喬苒今天也沒什麼重要的事做,就決定駕著馬車送孫秀才去他姐姐家,孫秀才十分感激。

商量妥當之後,喬苒駕了馬車,載著孫秀才出了山穀,在他的指引下,往離這二十裡地外的黃山縣方家村而去。

當喬苒聽到黃山縣這個地名時,想起當初他們剛到京城,就險些被分去了黃山縣。

聽說那黃山縣是個黃土遍地、十分貧瘠的小縣,想起在萬麓書院看到的方力生那洗得發白的粗布床單被褥,想來家境也不是很好。

果然,當馬車踏著黃土路到了一個稀稀落落隻有二三十戶人家的小村落時,隻見那些房子都是用黃泥巴混合著幹稻草做的泥磚塊壘起來的,房頂上則鋪著幹草,沒有一戶人家用得起瓦片。

這些房子低矮破舊,磚牆上還有道道雨水衝刷的痕跡,有的房子破了幾個窟窿,就用茅草塞了上去。

進了村子,那路又小又坑坑窪窪,要不是喬苒家這匹馬喝了靈泉水比別的馬兒都聰明靈性,走得穩穩當當的,隻怕這輛馬車還進不了村。

幸好孫秀才姐姐家的房子就在村口不遠處,一棵高大的苦楝樹下。

此時村裡的壯勞力們都已經出門幹農活去了,孫秀才姐姐家的院門也關著,在外麵上了把鎖,看起來家裡應該沒人。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