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星空中一種能發出高光的洞口,被其稱作“白洞”,它是蟲洞的出口,其所有屬性均與黑洞相反。

白洞不再吞噬與吸收,而是將物質和光線噴射出去,它無休無止地向外“吐”,可這些東西從何而來?

實際上,那是由黑洞輸送而來,半仙將黑洞和白洞之間的連線通道,叫做“蛀洞”。

意思是蟲子為了開啟一條時空隧道,生生在黑洞和白洞之間,“蛀”出了第三個洞。

莽漢的心臟“嘭嘭”直跳,難道眼前的岔道,就是傳說中的蛀洞?它通往哪裡?是外河系,還是朝陽河系的另外一段時光?

要不要進去?出於本能,他就要轉身而去,但心中卻彷彿有一個魔鬼,在不停唸叨:“進去看看”,“看一看”,“很快就出來”……

鬼使神差,他竟然縱身一躍,飛到岔道之中,就此進入蛀洞。

一股莫名的力量牽引著他,不斷向前,光線仍然昏暗,但隨著深入,在緩緩增強,彷彿被黑洞吸入的光線,被陸續轉運至此。

身旁隨時都有碎片、隕石和氣流等掠過,此處的景象,和魂青子在金箔中刻畫的黑洞相似,但物體移動的速度,有所放緩。

莽漢細細品味蛀洞與黑洞的區別,吸力有所減弱,準確的說,不是吸力。

反倒像遠端極度空虛,誘發蛀洞中的一切物質,自發去填充,如同空氣自動飄入真空。

寂靜無聲中,他默默飛行三日,見識到如此特殊天象,他已心滿意足,準備返程。

臨別前,最後一次將神識向前極限延伸,不由得一怔,七百多里外,在蛀洞內壁之上,有一個黑點,與周圍的淺灰色,形成顯著反差。

他調集魂力,聚焦於此處,影象變得更清晰,蛀洞在那裡裂開一個很小的口子,內部一片黑暗。

缺口是一個不規則的三角形,在其中一個尖角,卡住了一具人族屍骨,能在無盡歲月的星空風暴中儲存下來,可以想象,這定然是一位強者。

金梓鳴不再猶豫,決定一探究竟,待飛至近前,發現缺口並不小,孔徑竟有三里多。

裡面黝黑一片,深不見底,但由洞口傳來的氣息,與黑洞和蛀洞全然不同,倒像是熟悉的浩瀚星空。

他心中莫名一動,難道可以從這裡出去?那樣就無需耗時耗力地逆著黑洞引力,原路折返。

莽漢看向那具只剩大半截的遺骸,雙腿都沒了,無法分辨是被人斬斷,還是被猛獸咬掉。

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此人的骨頭依然泛著光澤,他用指頭敲擊,感覺有如金鐵,異常堅韌。

初步猜測,此人至少是大乘後期以上的真君,甚至不排除超脫境半仙的可能。

金梓鳴將手貼在白色肋骨上,仔細體悟,骨中殘留著一絲微弱的靈氣,是正道修士,不是魔修。

此人的右臂向前伸出,左手插入洞口的巖壁中,莽漢挖開周圍的岩石,從小臂一直摸到彎曲的手指,不禁露出一絲笑容。

作為一名“專業”匪徒,他如願以償地從其中指上,摘下一枚戒指。

這是一枚暗褐色納戒,他試著用最強魂力對禁制發起衝擊,不出意料,果然無法破開。

“這人死前一定經歷過一場大戰,說不定,附近還有他的兵刃。”

莽漢按捺住小小的激動,由近及遠地緩慢搜尋,來回掃視三輪,一無所獲,只得無奈放棄。

看來其法器要麼被擊飛,要麼還在納戒中,或者乾脆就是一名拳修。

骸骨的左腰被尖角處的岩石卡死,他掰開石塊,將大半具身軀取出,放入一枚儲物戒之中,決定等他日得知對方身世,擇機將其帶回故鄉安葬。

金梓鳴看向前方深不見底的黝黑洞口,放出一根魂絲,開始超極限探測,始終未感知危險,遂下定決心,改走這條路,看是不是一條捷徑?

他神魂全開,謹慎前行,在“小洞”中,依然沒有找到任何遺留的法器。

洞中的飛行枯燥寂寞,但他卻越來越興奮,因為呼吸到的空氣,更加與外界接近。

十七日後,他篤定迎接他的,將是久違的星空。因為,每過一段時間,洞裡便會出現少許光亮,似乎在進行黑夜與白晝的交替。

半日後,莽漢靠近出口,這裡的孔徑已達六里,幾乎是骸骨所在處的一倍。

他興奮衝出,放眼望去,極遠處是一顆巨大的橙黃色恆星,四周有各色行星環繞。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