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鼎對準地面那位想要進階的天才,旋轉著罩下。

金梓鳴自然不會傻等,他揮出“飛天式”,銀龍拔地而起,攜帶著攝人心魂的凌厲刀氣,狠狠砍向大鼎。

“咣”的一聲巨響,雷鼎下方被劈開一道裂口,但此鼎實在太大,在天道的操控下,讓他無從躲避。

雷鼎當頭照下,不待莽漢從缺口逃逸,電弧竄來,織出多層雷網,將口子補了起來。

待徹底將他罩住,大鼎開始自發向內收縮,雷劫既是生死危機,也是磨鍊自身的機緣。

面對愈來愈盛的雷光,金梓鳴不聞不問,開始輪番演繹各種刀法,既護住自己,又時常出擊。

雷鼎越來越小,越來越厚,冷月的刀光被迫回縮,但他依然頑強出刀。

身上多處被雷電劈中,傷勢愈來愈重,但狂暴的刀氣,也讓雷鼎不斷變薄。

“基礎刀法”、“潮汐刀法”、“風雷斬”和“問心刀”等,被一一施展出來。

第一道天劫持續的時間,遠非尋常可比,堅持近一個時辰,渾身焦黑的金梓鳴,方才以“火龍斬”斬開封鎖,結束了第一輪考驗。

這一關雖然痛苦,但卻收穫不小,諸多法則在天雷的磨礪下,變得更加清晰。

氣喘吁吁的莽漢,趕忙服下療傷和補氣丹藥,剛準備打坐調息,卻發現已來不及。

天空昏暗,烏雲密佈,粗大的橙紅色電弧在雲層間竄動,漸漸匯聚成型,居然是一位渾身肌肉虯結的天兵。

在金梓鳴看來,他像極了一頭放大的天魔,舉手投足之間,均有雷系和力量法則環繞。

他隱約有所明悟,第一道天劫洗練刀法,這第二道,看來是要淬鍊肉身。

他收起冷月,全力運轉“巨魔鍛體術”,肌膚表面的焦黑消失,顯露出強壯而結實的體魄。

壯碩的天兵縱身一躍,從雲端落下,他以俯衝之勢,一拳砸向渡劫之人。

莽漢只把他當作小天魔,當即施展“光影步”,以及疊加虛化的“高階風行術”,一邊騰挪閃避,一邊以肉身之力抗衡。

每一次對碰,結局都是被砸飛去,或撞入山壁,或鑽入地底。但他一次次站了起來,重新開始遊鬥。

力量法則中一些困惑之處,漸漸無師自通,他的反擊變得犀利起來。

橙紅色的天兵漸漸變淡,金梓鳴的第五層鍛體術在不知不覺中提升。

小半個時辰後,雷光終於消散,金梓鳴趴在地上,渾身脫力,只能勉強吞服丹藥,方才盤膝坐下,抓緊時間恢復。

合體期雷劫,殺傷力極強,但數量並不多,普通修士兩劫之後,便可晉升。

莽漢不敢心存僥倖,他預設自己不可能輕鬆過關。

果然,上天誠不負他,雲層沒有消失,反而更加厚重,雷電肆虐,產生出種種異像。

最終,形成四顆墨綠色的光球,竟組成了一個四象陣法。

四象雷陣罩下,不僅有電弧攻擊,還有交叉換位與騰挪撞擊等,如同被陣修所操控。

金梓鳴身處其中,不知如何破陣,莽夫只好利用剛才對付龐越的手段,不停揮出新創的“鯤”。

每一次出擊,均組合不同的法則或但因場域,相同的出刀,造就出不種的殺招。

經歷了兩輪天劫和此前的血戰,周身殘破的他,強忍著元氣與魂力的衰竭,全神揮刀,只為將刀法壓榨到極致。

冷月多次劈在雷球上,卻將自己彈飛出去,他只得再次斬出“鯤”這一刀,以免遭遇偷襲或夾擊。

久戰之下,這種以攻為守的模式,暴露出更多的漏洞,他被雷球命中數次,身形已搖搖欲墜。

他咬牙堅持,終於發現雷球的色澤在變淡,外形亦開始變小。眼看自己就要力竭倒下,莽漢決定快刀斬亂麻,儘快結束天劫。

他開始向冷月注入寶貴的金青色靈氣,旋即斬出了劈死龐越的那一刀。

水草纏繞向四顆雷球,海浪所化的大量黑珠激射,去削弱它們的能量。

“空間拼接”發動,巨鯤躍出海面,咆哮一聲,張開巨口,將雷球悉數吞入,鯤身爆炸,四象雷陣終於被破。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