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劉吉致仕(第2/2頁)
章節報錯
張延齡不知道為何有一種想要改變這一切的衝動,不過其中的困難卻又讓張延齡有些望而卻步。
自從上次事件之後,一切又恢復了原樣,當然這是說張延齡的生活。
而張延齡也沒有立刻進行報復,這一切都是因為朝堂之上不平靜。
先是劉吉上書告老還鄉請求辭去內閣首輔,按照以前的流程來說應該是三請三辭,然後劉吉第四次請求告老還鄉,弘治勉為其難答應才對。
結果弘治也不知是怕劉吉順水推舟不辭官了還是怎麼的,直接批准了劉吉的第一道請辭奏章,然後又迫不及待的宣佈徐溥任內閣首輔。
如此迫不及待的做法,顯然表明弘治早就厭煩了劉吉,巴不得他滾蛋。
這可是讓劉吉很是憂傷,更讓劉吉憂傷的是朝堂之上的朝臣們沒有一個對於弘治這不合規矩的做法表示反對,甚至連平日裡最愛找弘治過錯的都察院御史們和六科給事中都對此事三緘其口。
這讓劉吉受到了很大的打擊,畢竟他自認為自己雖然沒有什麼大的作為,但是平日裡與人為善,很多官員都與他關係頗好的啊!沒有想到,這一切都是他自以為是,根本沒有一個人會在乎他這個原內閣首輔。
事實上,劉吉是被弘治留下來暫時穩定內閣的這件事大部分官員都心知肚明,所以都知道他遲早要滾蛋,所以不管怎麼樣,劉吉只要還是內閣首輔,他們也不會主動去跟他交惡的。
而劉吉其實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他努力的表現自己,與朝臣相交也儘量表現的很是和善。
結果雙方都打著不交惡的主意,自然顯得關係頗好了。
當然劉吉致仕影響並不大,頂多是弘治的做法有些讓人詬病,造成朝堂不平靜的真正原因是徐溥任內閣首輔後,立刻大刀闊斧的對當朝的各種弊端進行了改制,甚至還抓了幾名貪贓枉法的官員,這讓朝堂上的官員明白劉吉那種溫和的時代結束了。
……
這天清晨,張延齡正在吃早飯,王常走了進來。
“少爺,大少爺那邊傳話來了。”王常一臉恭敬的說到
“結果怎麼樣了?”張延齡放下了筷子,嚴肅的看著王常。
“據大少爺傳話說,早朝的時候便有幾名都察院御史上奏光祿寺貪汙,請求徹查,不過當今聖上沒有立刻批准,說是查實後再說。”王常趕緊說到。
“果然是這樣,那些個老太監們對於陛下的心思把握的還真是準。”張延齡很是感慨的說到。
雖然事情一開始是他主導的,但是隨著宮內那些太監的插手,張延齡已經失去了主導地位。
不過好在,有著張皇后做後盾的張延齡和張鶴齡,即使那些個太監也不願意與他們真的交惡,而且因為一眾太監事後收穫最多,所以接下來的收穫他們也便不在參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