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錘子,其實每個手機廠商都曾經做出過無數努力,就連當時的山寨大王尼彩也試圖努力過。

可惜現實就是這樣,努力了不一定有結果,甚至還會揹負罵名,不努力,不掙扎則連機會都沒有。

星雲科技已經按照錘子的要求給他們提供了配件, 具體產品銷量怎麼樣,那就不關他們的事了。

不得不說,還是玩線下渠道省事,只要顏值高、質感好,上手一看沒問題,價格高一點也無所謂。

反倒是線上渠道中的產品, 總會被消費者拿來做橫評, 最終選擇一個他們認為價效比高的方案。

星雨的顏值、質感線上上發揮的優勢並不是很大, 所以他們花了一部分精力放在星雨宣傳海報上。

為的就是突出顏值優勢,再加上全網層出不窮的開箱、評測,強行將這部分缺點給彌補了回來…

對於星雲科技來說,線上宣傳要比線下宣傳付出的努力更多,但銷量的話,還是線下會更猛一點。

從星雨汐釋出後到現在,中間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線上的銷量呈現出一種從高到底再平緩的狀態。

而線下的銷量則一直在穩步上升,並且上升的勢頭還越來越明顯,很快銷量就能完全超越線上。

包括oppo r9、vivo v3和華為p9這些機型,主攻的渠道也是線下,在價格上要比星雨更有優勢。

華為p9還好,用的是自家的麒麟晶片,但ov和小米就比較難受了,現在已經引起了高通的不滿。

原因只有一個, 明明產品還用著高通的晶片, 卻在背後偷偷和星雲科技研發新的晶片,什麼意思?

連續兩代火龍,高通也很憋屈, 合作伙伴還偷偷背刺他們,讓他們直接忍不了,亮出了刺刀。

“再給你們一個機會!要麼用這條火龍,要麼以後都別用了!”

儘管oppo、vivo和小米藉著星雲科技的技術在搞研發工作,並沒有聲張,但還是被高通察覺到了。

於是乎,迫於壓力,他們的研發工作只能告一段落,但這都沒關係,星雲科技的研發不會停下來。

所以後來會有不少人問,為什麼某廠商不用聯發科的晶片來打造頂級旗艦?明明高通晶片那麼拉…

但這並不是廠商們能夠決定的,高通最新的移動平臺就算再拉跨,他們含著淚也必須要用下去。

為了市場,為了消費者不用?魅族的結局就是下場,這一代不用,下一代還想繼續跟高通合作?

一邊去吧~

好在星雲科技這邊的研發進度相當順利,星體架構的理論基礎在不斷完善, 已經進入到了2.0時代。

長庚8則開始了第二次流片,如果成功的話,效能相比長庚4能提升326%,直逼雙芯聯動的長庚6。

但在體積大小、發熱、能耗比上,長庚8的優勢明顯太多了,現在完全可以用在常規形態的手機中。

除此之外,星雲科技的nil技術還衍生出了第一代國產晶片,設計這顆晶片的廠商是大郎的老朋友:

紫光展銳!

未來大名鼎鼎的虎賁晶片,現在用的就是星雲科技的最新nil技術,主打低端市場,並向外出售。

或許國產廠商用不到,但對於菠蘿科技來說,這個訊息簡直太完美了,很明顯虎賁晶片會更便宜。

因為聯發科的晶片再便宜,用的也是臺積電代工,而星雲科技的nil技術,先天就比代工成本低。

虎賁晶片的單價已經壓到了一個聯發科都遠遠比不上的地步,很明顯,有更便宜的,誰還買貴的?

況且聯發科最新的十二核晶片翻車太離譜了,測試機上都發揮不出來,更別說用在量產手機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