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九霄:赤霄(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是星雲科技的第一款無人機產品,重點不是無人機,而是在這種訊號不佳的地區,這款無人機能不能和星雲產品保持互聯狀態~
重點在這裡,一般的無人機產品是透過wifi/藍芽連線的,星雲無人機則是透過星雲科技一直以來的互聯方式連線,不需要透過藍芽。
普通的星雲產品自然不可能操縱飛到天空那麼遙遠的無人機,但星雲無人機內建一顆5G晶片,大大增強了訊號傳輸的範圍和速度。
華夏對無人機採取了限高措施,但這個規定和無人機本身的水平並沒有關係,要麼不做,要麼就拿出點狠的,直接挑戰萬米高空。
國貨之光大疆無人機目前還沒有釋出旗下第一款無人機產品,不出意外的話,星雲科技會截胡大疆的產品,這不是廢話?人都沒了!
原本屬於大疆無人機的頂級工程師有1/3都來到了星雲科技,這可不是劉大郎挖的人,而是他們自己過來的,一開始劉大郎都不知道。
想要研發無人機產品完全是為了給手機做延伸,後來接觸到整個無人機專案組的時候才發現,原來他們是從大疆跳槽過來的選手…
不知道少了1/3技術工程師的大疆還能不能在明年如期釋出自己的第一款無人機產品,這都不重要,因為星雲無人機只會做得更完美!
在拿到5G通訊技術後,華夏官方便開始不留餘力地建設5G基站,還想把5G通訊技術運用到各行各業中,比如膝上型電腦可以連5G…
這只是很小的一方面,5G通訊技術的應用前景絕對不止這麼一些,產品是一方面,重建整個社會體系才是接下來該做的重頭戲~
或許有人會好奇,4G通訊技術已經普及了一段時間,也沒見給普通人的生活帶來多大的提升,怎麼5G通訊技術就可以?那6G技術呢?
將來的7、8、9、10G技術呢?這些都太過遙遠,別的不說,就算現在沒有完整版5G技術,4G通訊技術也足夠使用5年甚至10年以上。
但是有一點,4G通訊技術的絕大部分專利並不在華夏手中,包括原本的5G通訊技術也不在,專利都分散到了各個國家和廠商當中。
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明明有這麼好用的通訊技術,可實際體驗卻一直上不去,以至於連續好幾年留給普通人的印象只有貴且沒用。
直到5G通訊技術基本成熟的時候,輿論風向才終於轉變了過來,相比於4G,5G最能讓人感受到的就是下載速度,的確要比4G快很多。
&n製程NIL技術的5G晶片:長庚11,這款晶片提前應用在第四代星雨產品上是因為還有更好的。
劉大郎早就眼饞的九霄系列晶片終於被他從【科技寶典】中兌換了出來,配套的還有7~5nm製程的NIL奈米晶片生產線,非常強悍。
&n製程的赤霄晶片已經能夠壓著兩年後的驍龍865打了,尤其是在功耗和均衡性上,九霄要強出長庚系列一大截。
星體架構的方向是正確的,如果再給星雲研發部一些時間,肯定可以把星體架構徹底完善,最終達到九霄系列的級別,現在不用了~
有現成的直接拿來用,中間留幾個月的緩衝期就足夠了,星雲科技已經在很多人心中留下了一個敢於創新、敢於突破和改變的形象。
再加上他們一直在用自己的晶片,有所突破是件很正常的事,畢竟現在的奈米晶片還處在一個飛速上升的狀態,誰都可能創造奇蹟。
今年的驍龍660被稱為一代中端神U,甚至在未來兩年後還能看到它活躍的身影,然而這顆晶片的實際水平也不到驍龍855的二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