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選手禁止參賽!”

“大郎的確耐實啊…”

得虧小辣椒手機亡了,要不然在網上買辣椒搜出來的還是手機,有時候不是手機廠商想起這種名字,而是通俗易懂的確非常重要。

遠古山寨品牌菠蘿科技又蹭了一波熱度之後,接下來的重點就全集中在了第四代星雨產品上,手機上依舊分為輕裝、標準兩個版本。

同時智慧手環、智慧手錶、藍芽耳機、平板電腦、膝上型電腦等產品都會迎來一次更新,星雨全家桶整整齊齊,還新增了一些成員。

比如尺寸更大、配置更高的平板電腦、膝上型電腦,平板電腦新增10.8英寸版本,膝上型電腦新增14.8英寸版本,並且還配上了獨顯。

沒錯,正是大郎1050,除了名字改成了D1050外,別的和大郎1050一模一樣,並且還配上了獨顯直連,13.3、14.8兩個尺寸全部都有。

只不過受限於輕薄本的內部空間、散熱、效能釋放,肯定和全能本沒法比,遊戲本就更不用說了,但也要比一般的輕薄本更強一些~

最大的感受是,今年的星雨輕薄本在執行市面上絕大多數網遊時都毫無壓力,一些3a大作在低畫質下也能執行,這點已經非常好了。

不得不說有時候市場就很奇怪,當大尺寸平板盛行的時候,人們總想要一個方便攜帶的小尺寸平板,但當小尺寸平板盛行的時候…

情況又完全反了過來,在星雲社群中每天都有幾千條訊息在問什麼時候星雨可以出一個大尺寸平板,星辰實在太貴了有點買不起…

小尺寸平板好是好,出門攜帶也很方便,但跟手機的功能有點重疊了…小尺寸平板在看劇、看網課、壓泡麵上都不如大尺寸更爽。

最重要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根本就用不到windows,但入了星雲的坑,總不可能買ipad吧?至於安卓平板…現在的安卓平板依舊很坑。

除非預算真的不夠,不然還真不建議購買安卓平板,所以在歷史當中有一段時間安卓平板是處於真空期的,貌似只有華為一直更新。

就連國內最早佈局生態鏈的小米都受限於種種因素被迫放棄了。

再後來由於各種原因,平板市場呈現出復甦的跡象,安卓平板才又捲土重來,並且價效比相當高。

上半年的華夏市場已經從去年的星·果大戰演變到了國產vs蘋果的大戰,在星雲科技鋪貨並準備開始大力宣傳時,一篇文章出現了~

“華夏市場終歸國產!”

這篇長達一萬八千字的文章中分析了華夏手機市場未來的走向,以及蘋果到底能不能恢復在華夏昔日的榮光,最終得到的結論是…

如果蘋果在兩年內沒有重大科技創新,那麼在華夏的市場份額將會暴跌至3%以下,最終徹底淪為others,但想要滅亡有點不現實。

星雲科技和一眾國產品牌能夠擋得住國際品牌的進攻,甚至將他們趕出華夏,但擋不住一小部分人向外的心,思想轉變才是最難的。

劉大郎依稀記得他曾在網際網路上遇到過這麼一個人,日漫頭像、日語簽名、歐美背景圖、各種英文朋友圈,用著一臺二手蘋果手機…

這些都沒問題,畢竟每個人的喜好不同,但讓劉大郎有些意外的是,這個人用著二手蘋果,卻在大肆辱罵國產品牌,沒錯,是辱罵。

而不是正常的抨擊,劉大郎問他為什麼要這麼說呢?有沒有用過國產品牌的手機?他說用過,幾年前在某營業廳被銷售員坑了一把。

問他用的什麼型號,他也說不上來,反正一直在罵國產手機就是垃圾,不好用,蘋果就算二手也能用幾年等,再問為什麼不買新的?

他說夠用就行,他能接受二手的,沒必要買新的…可事實上那臺二手蘋果的錢足夠買一臺新款安卓旗艦,劉大郎也是這麼再問他的。

結果讓劉大郎沒想到的是,這個人依舊在辱罵國產品牌,而且還聲稱:“我就是有洋品牌癖,國產手機用半年就卡,就是智商稅!”

好,他贏了!

另一個女蘋果使用者相對理智一些,但卻改變不了骨子裡的優越感,一開口就是:“我有一個舍友,她明明家庭條件不是很好。

但還非要跟我們一樣,咬牙買了蘋果手機,買了ipad,然後每天啃饅頭,我不知道她為什麼不能認清現實,選一款適合自己的東西?”

一方面抨擊舍友的虛榮心,另一方面又在展示著自己的虛榮心…還真挺有意思的,再比如買了安卓平板而被用蘋果的舍友瘋狂嘴臭…

有時候還真讓人不理解~

劉大郎才終於發現,真正打敗蘋果這種國際巨頭的或許靠的不光是產品,還需要改變一些長久形成的觀念才行,否則永無出頭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