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

電動車領域!

“電動車領域?”

爆料一出,不光關注星雲科技的人懵了,就連各大國標廠商也懵了,星雲科技這跨界似乎有點猛?

先是進入pc領域,給各大電腦廠商當頭一棒,這就算了,因為手機和膝上型電腦都屬於電子產品。

可電動車是什麼情況?

仔細一想,其實目前星雲科技涉及的領域非常多,前段時間才剛剛炒作的新型鋰電池,就出自星雲科技之手,同等體積下提高容量。

在這種基礎上,星雲科技不進軍新能源領域才怪,不光要進軍新能源領域,還要推出一些競爭力極強的產品,先拿下一部分市場。

最先感到壓力的就是樂視,樂視為了準備新能源汽車付出了不知道多少代價,ff91的聲望現在非常高,又有一個廠商要進來搶飯吃?

而且還是資金、技術、使用者基礎都更加雄厚的星雲科技,別說什麼星雲科技做的是電動車,不是電動汽車,每個人的心裡都很清楚。

星雲科技敢做電動車,就敢做電動汽車,甚至還有可能做一些別的東西,比如電動滑板車、平衡車、甚至電動輪椅、電動暴走鞋~

暴走鞋就算了,有點醜…

而且不安全。

但可以考慮一下別的…

據劉大郎所知,ff91會在明年登上ces,一經亮相便引起了廣泛關注,隨後便是人們所熟知的劇情,量產時間一拖再拖,最後…

“全球地表加速王”的夢終究還是破滅了,再到了後來,新能源汽車廠商紛紛崛起,就連高合這種後起之秀也造出了一款高合hiphix。

3.9秒破百,售價57萬起,銷量怎麼樣暫且不提,能造出來,能賣到消費者的手裡,才是最重要的。

“星雲科技能玩的轉嗎?”

“我擦,原來是電動車!”

“此電動車非彼電動車,應該叫小電驢才對,可為什麼啊?”

“我真的沒辦法想象星雲商城中有一輛小電驢是什麼場景…”

“不過從星雲科技以往的產品來看,還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是不是有點違和?”

“具體看後續!”

“……”

網友們對星雲科技要做電動車的反應都有點不理解,甚至一時間都無法接受,隨後在腦海裡過了幾次畫面之後,發現好像也還行?

而一些知名電動車品牌在聽到這個訊息後,則紛紛表示無所謂,他們並不認為一個手機廠商造出來的電動車能打贏他們的新款產品。

星雲科技也不行!

這不是光憑技術就能做到的,而是電動車跟智慧手機完全是兩碼事,星雲科技最強悍的幾大渠道在電動車領域中完全是從零起步啊。

實際上劉大郎對於電動汽車向來都不是很熱衷,只不過要打造星雲生態鏈,這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而且星雲科技在智慧手機和新能源產品上的發展策略完全不同,在智慧手機領域,5000以上價位段的手機就能稱得上是高階產品了。

當然,手機到底高不高階那是另一回事,至少從價格上來看還是挺高階的,超過1萬元的手機,並且極具競爭力的目前只有星雲科技。

蘋果在這個價位段也不行,因為他們還沒有出萬元機,在被星雲科技阻擊之後,短時間內想要再次拉高產品價位段,恐怕有一點難。

而且就算蘋果推出了比原版更強大的蘋果x,星雲科技也根本不擔心,適配所有星雲應用的高刷、獨一檔的快充,這兩個拿什麼追?

“蘋果的發展太慢了!”

這是目前相當一部分蘋果使用者的觀點,他們都希望蘋果能和九年前一樣,帶來一款劃時代的產品。

只可惜他們不知道,不是蘋果的發展太慢了,而是星雲科技的發展太快了,是那種不可思議的快。

某些針對星雲科技的別有用心之人還大肆宣稱:“星雲科技是在壓榨未來電子產品市場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