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科技和蘋果不同,他們可以接受其他品牌也選擇星雲OS,但選擇星雲OS,他們也會失去靈魂。

一個沒有系統的手機廠商,意味著失去了核心競爭力,產品做得再出色也只能為星雲科技做嫁衣。

簡單考慮了一下,他們還是放棄了星雲OS, 繼續選擇安卓,併為完善安卓的底層程式碼貢獻一份力。

很多人或許會擔心安卓的安全性,但只要這個手機廠商沒問題,即便是換皮UI,安全性也不會差。

別說星雲OS不開源了,就算是開源,這些廠商大機率也不會選擇星雲OS, 鴻蒙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在各大手機廠商看來, 彼此間是競爭對手的情況下, 選擇其他手機廠商的系統,無異於自絕生路。

包括晶片也一樣,三星的獵戶座晶片不如高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因為三星也是他們的競爭對手。

高通、聯發科不做自己的手機品牌,所以這兩家的晶片賣得最好,其他廠商的晶片都得往後排。

包括星雲科技,就算星雲科技真做出了神U,不管是低端還是中高階,各大手機廠商也不會買單。

甚至有可能出現小米這樣的廠商,用星雲科技的晶片,來搞一批看起來配置很高的價效比機型。

到時候星雲科技會顯得非常被動,因為普通消費者根本不知道那些價效比機型到底砍了些什麼。

有人說價效比機型是塑膠中框, 質感比較差,這只是一個很小的方面, 金屬中框又能值幾個錢?

真正砍掉的是看不到的硬體和軟體層面上的東西,廠商不是做慈善的, 不是靠硬體就是靠廣告。

砍影像演算法、用音質更差的揚聲器、砍機身強度,在天氣、鬧鐘、相簿等自帶軟體上內建廣告…

各種省成本的方法太多了, 但也不得不承認,價效比機型的確讓很多人用低價買到了更高的效能。

星雲手機熱銷的同時,廣告方面也成了劉大郎面臨的新問題,到底要不要在星雲OS裡內建廣告?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他們不希望自己的手機當中充斥著大量廣告,但有廣告不一定是件壞事。

它可以讓普通消費者以更實惠的價格買到手機,同時讓手機廠商賺到更多的錢,是一件雙贏的事。

魅族試圖推出過三零系統,放棄網際網路廣告營收,但還沒過多久就頂不住了,最終以失敗告終。

特立獨行太難了,還是要回歸行業的主流模式,但星雲科技和魅族不一樣,他們主要靠硬體賺錢。

或許網際網路營收能在短時間內給星雲科技創造大量收益,但從長遠發展來看,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星雲OS從誕生到現在,同樣也有預裝軟體和推送、但廣告卻都是APP自帶的,與星雲科技無關,他們從中獲取的利益也比較少。

劉大郎認為,既然星雲科技要在中高階的路上持續發展,那這些該捨棄的利益就乾脆捨棄掉得了。

一個手機廠商如果連自己的信念都無法堅定,那它不可能成功。

想要在高階手機市場和三星、蘋果廝殺,必須做到真正的極致!

魅族的三零系統過於理想化,是因為他們實力不夠強,他們做不到的,星雲科技可以試著做一下。

於是乎,劉大郎再次來到了星雲OS團隊中,在這段時間裡,他還給星雲OS團隊建設了專門的基地。

林棟也一改之前的頹廢,變得精神抖擻了起來,因為他負責的一個重點專案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

劉大郎詢問道:“如果把星雲OS升級成無預裝、無推送、無預裝的系統,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林棟一下子有點懵:“老大,你不賺錢了?而且這東西又沒有難度,只要想做隨時都可以做!”

“那如果讓你們開發一個應用程式,可以檢測星雲應用裡的自帶廣告並且刪除或者收納起來呢?”

“這個難度不小,我們所有人一起做的話,大概三個小時就能搞定,但正常做需要一天到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