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技術儲備(第1/3頁)
章節報錯
“嘿!好你個ov,這才過去多久?你們兩個還真好意思來!”
不過劉大郎並不會說這些,沒必要,ov想買星雲科技的配件,賣不賣?當然要賣!為什麼不賣?
買不到星雲科技的配件,他們還會買其他廠商的配件,既然如此,為什麼要把錢讓給別人賺?
ov的錢就不是錢了?
雖然它們有一些缺點,但在另一個世界,他們能混到四大國產廠商的位置,靠的怎麼可能是運氣?
企業、企業家在前中期的最終目的都一樣,想方設法地賺錢!
只有把市場真的打下來,有了話語權,才有資格談什麼是情懷。
羅玉龍玩情懷和工匠精神把錘子給玩沒了,雷布斯從一呼百應到千夫所指,還不是實力不夠強?
當然,作為競爭對手,劉大郎不會去幫任何廠商,既然選擇了這條路,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就好。
手機行業發展至今,倒下的手機廠商太多了,或許他們也有很美好的理想,但那一切都不重要了。
儘管受到了大郎直營店的一定衝擊,ov的出貨量卻並沒有下滑多少,因為ov的產品比大郎貴多了。
不是一個價位段的東西,就算有一部分使用者重疊,影響也不大。
ov的出貨量可比錘子高多了,直接就和星雲科技簽署了一份長期合作協議,大量買進低端配件。
難道…
oppo的a和vivo的y要來了?
劉大郎看著ov高管離開時的背影,陷入了沉思,不應該啊~
眾所周知,ov有兩個系列一直為人所詬病,oppo的a系列,vivo的y系列,又稱低端智商檢測機。
實際上ov玩高價低配的歷史非常悠久了,只是後來消費者不好忽悠了,所以才改掉了高價低配。
改掉了,又沒有完全改掉,ov在低端、中端的機型一直是價效比不高的代名詞,這點確實是…
但是ov從來沒有用高價效比來標榜自己啊,他們的手機從來都不便宜,價效比不高也能賣出去。
一來價效比不是衡量手機的唯一標準,二來既然價效比不高也能賣出去,為什麼要提高價效比?
ov一直都不便宜,所以他們寧願發展子品牌realme和iqoo去衝擊價效比市場,也不願意自己降價。
一些價效比機型也不一定就好,同款處理器的機型,價格能差1500以上,想想這是為什麼?
先來個塑膠邊框後蓋,再來個普通螢幕,留個能停航母的下巴,攝像頭、充電速度再砍一刀~
看得到的缺點還好,最怕看不到的缺點,比如音質、揚聲器、不給最佳化適配…這才是最難受的。
劉大郎忽然覺得,普通人想買個手機也挺難的,所以還是看自己的需求買手機就行,別的不考慮。
如果真的在乎缺點,為什麼不直接買旗艦手機?畢竟每個品牌的旗艦手機都有一定的可取之處~
ov是不是要做低端產品,這些還不得而知,相比於其他廠商,劉大郎更在意星雲科技的發展。
所以在送走ov高管之後,他立馬召開了高層會議,並在會議當中,列舉出了幾個概念性技術:
“星雲科技的發展才剛剛開始,我希望我們能夠在做產品的同時,儘可能擁有一些技術儲備!
我總結了幾個在未來有可能出現的智慧手機發展方向:首先就是全面屏,一個真正的全面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