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瘋狂擴張(第1/2頁)
章節報錯
諾基亞跟星雲科技打起來了,在他看來必定是兩敗俱傷的結果,也不知道諾基亞是怎麼想的,為什麼會去硬剛一個才起步的品牌。
“喂,你可是大佬啊!就算被谷歌收購了,市場份額不斷下降,你也不至於拿自己跟一個小品牌做對比啊,這樣又沒有好處!”
傑恩想不明白這件事,直覺告訴他裡面可能會有貓膩,但眼下也顧不了那麼多了,再拖下去,積壓的庫存連賣都賣不掉。
&nax根本不做功能機,在傑恩看來,智慧手機才是主流,功能機已經到了窮途末路,怎麼樣推出一臺物美價廉的智慧機是關鍵。
沒想到星雲科技搶先他們一步,並且將入門智慧機Nebula1s的價格壓在了3000~4000盧比的檔位,這簡直太誇張了。
他們這次釋出會的入門智慧機Micromax in 1的成本都到3000盧比了,加上渠道費等各種成本,售價起碼也得4000盧比以上。
印度市場又對價格非常敏感,有時候一兩百盧比的差價,都能改變很多人的選擇,但是天無絕人之路,經過比對他們發現:
Nebula1s的電池續航是個大問題,1500毫安的電池跟他們1840毫安的電池相差340毫安,待機時間少了31個小時,這是最致命的。
在這次新品釋出會上,他們也將重點從這方面出發,來強調Micromax in1在待機續航上的表現,來挽回一些頹勢。
除此之外,他們還有第二張牌,那就是民眾們的民族意識正在覺醒,官方也樂於見到這種場面,對民族品牌進行了大力扶持。
趁著星雲科技最近勢頭沒有那麼兇的時候,趕緊將自己的新品釋出出來衝一波銷量,隔壁的同行Intex同樣是這麼想的。
兩家的釋出會同時在晚上八點召開,因為晚上會比白天更感性一些,這種現場釋出會更容易將人們的情緒調動出來,促進消費。
傑恩的想法不錯,釋出會現場也成功調動起了現場的氣氛,可就在價格即將公佈的時候,尼赫魯體育場變得混亂了起來。
“星雲科技正面回應了諾基亞!新聞頻道正在直播!”
“晚間日報上也發出來了!”
“星雲科技的CEO是賈因!我還是第一次知道!”
“我覺得賈因說得對!正常人誰把手機從七樓扔下去啊!”
“Nebula1系列最貴都不到6000盧比啊!而且是真好用!”
星雲OS沒有什麼花裡胡哨的功能,但用起來的流暢性簡直能把塞班按在地上摩擦,智慧機就是再垃圾,也不是功能機能碰瓷的。
至於三星,三星的入門功能機連攝像頭都沒有,智慧機的整體素質倒是夠高,問題是價格貴啊!
繞來繞去還是離不開一個價格,傑恩眼看著下面的觀眾開始混亂,混在觀眾席裡的員工好不容易才把氣氛引導了回來。
傑恩藉此機會立馬宣佈了售價:“這樣一臺素質優秀,續航超長的智慧手機,我們的售價是…”
“4599盧比!”
價格不出還好,一出現場觀眾的騷亂聲更大了,同樣定義為入門功能機的Nebula1才3399盧比啊!
傑恩倒是想跟劉大郎一樣,底氣十足地喊出3399的價格,問題是真不賺錢啊,無奈他只好祭出民族品牌的大旗,想要挽回頹勢。
“最後再跟大家強調一件事,Micromax是一個致力於打造屬於我們印度人的智慧手機品牌!”
可惜傑恩高估了阿三們的民族意識,在這片土地上看起來非常平和,實際上卻是因為富人們根本不想讓窮人們賺到錢變富。
所謂的平和也只是被逼無奈下的平和,因為普通人哪怕再怎麼努力,也不會在一段時間內就讓自己的生活有一個明顯的變化。
所以在賈因的敘述當中,最讓阿三們感到觸動的一點就是:
“給人們帶來物美價廉,高價效比的產品,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智慧手機所帶來的便利!”
&nax再怎麼宣傳,也沒有做出什麼實際的行動,傑恩在臺上賣力的演講,無非就是想賺走臺下每一個窮人的盧比而已。
當然,劉大郎的目的同樣也是讓他們心甘情願的把口袋裡的盧比交出來,只不過宣傳的出發點不一樣,造成的效果肯定也不一樣。
隔壁Intex釋出會的現場同樣出現了這樣的情況,這些搗亂的人當中有不少都是賈因安插過來的。
星雲科技現在的資本雖然要比Micromax和Intex更加雄厚,但是三者實際上都處在同一個起跑線。
劉大郎不方便出面做的事,賈因一出面,問題立馬就解決了,況且星雲科技工業園就在新德里的郊區,誰才是真正的印度品牌?
星雲科技從來沒有這麼說過,阿三們已經自覺將星雲手機歸到了印度品牌當中,連宣傳都省下了,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nax欺騙了我們所有人!他們根本不是印度品牌,他們的產品都是從華夏組裝的,最後才統一發到國內!”
“Intex沒有自己的工廠,他們在利用華夏產業鏈,冠以民族品牌的名義,就是為了欺騙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