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還有郭圖這兩個,看起來一個比一個悽慘的君臣二人,在這裡都開始罵起了呂翔。

很乾脆利落的,就將此番戰敗的主要原因,都歸結到了呂翔的身上。

讓死去的呂翔來背鍋。

至於他們自己,雖然是有些錯,那也只是一點小錯而已。

他們如此英明神武的人,又怎麼可能會犯大錯呢?

當真失敗,也自然是手底下的人,不夠忠誠過於愚蠢。

才導致他們此番,功虧一簣,落得如此之下場,他們是沒有任何的錯。

袁紹還有郭圖,這兩人走到一起,當真是不幹人事。

今天又是不當人的一天。

呂翔也幸好死掉了。

要是沒有死掉的話,這個時候也會被袁紹給弄死。

臨死之前,還要受到侮辱和各種的誣陷,遭受極其不公正的待遇。

相對而言,他這次死在典韋的手中,也要比活著回來好的太多,也幸運的太多。

不然的話,他的下場將會更加的悽慘。

二人在這裡罵了一陣呂翔,隨後便發出公文,對呂翔狠狠的斥責了一番。

將諸多的罪過,與此次戰敗的原因,都歸結到了呂翔的身上。

不過到了最後,上面寫的呂翔此人,最終是戰死在殺場,拖延了典韋等人的行程。

如此算來的話,倒也算是忠勇,可以將功折罪,所以禍不及家人,等等之類的。

也算是這袁紹和郭圖二人,最終做了一點人事,沒將事情做得太絕。

處置完了這事情之後,袁紹不得不面對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

這個問題就是,接下來他們這邊該如何做。

而且,他們這一次敗的如此之悽慘,損失了很多的兵馬。

會不會引得那華雄賊子改變主意,帶著兵馬來到冀州這邊對他進行攻擊。

倘若真的如此,那事情可就有些大了。

他們這邊,不能在短時間裡,將諸葛亮等人給解決掉。

反而還在諸葛亮魏延等人的手中落敗。

這會不會給了華雄賊子,自己好欺負的印象?

一旦如此,開始對自己大舉出兵,那他這裡,陷入三面受敵的境地裡,又該如何去做?

局勢變得更加的嚴峻了,袁紹的心情,也變得更加的沉重。

“主公,我覺得主公接下來,倒也沒有必要,太過於擔憂。

情況還沒有壞到那一步。

我等只是一時不察,又因為那呂翔此人過於無能,最終才會落了如此一個下場。

但實際上,真的真刀真槍的拼殺起來,魏延小兒還有諸葛亮賊子這些人,其實遠非主公對手。

主公這邊,接下來只需要立刻重整兵馬,朝著前方進行推進。

越過高邑城,對那些賊子進行圍攏擠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