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此人,倒也不必太過於擔心。”

華雄望著李儒,接著說他的分析。

聽到華雄的這話,李儒雖然神色不變,但是心裡面卻顯得有些奇怪。

對於華雄所說的這些話,他並不是特別的認同。

因為根據他的瞭解,劉備這人,是一個很不一般的存在。

其餘不說,從他那樣低的出身,後面硬生生的成為大漢的皇叔。

並且當出還主動出手,將天子迎接到徐州。

以一個後來者的身份,在徐州那邊立住腳步。

並最終將徐州,給發展成自己的。

讓陶謙都不得不主動將徐州給讓給他。

從這上面,就能看出來此人手段之強。

李儒覺得,若不是這劉備時運不濟,和自己家主公生在了同一個時代。

那麼依照劉備所表現出來的種種,今後他必然能取得不俗的成就。

在大漢現在這個混亂的時代裡。

他必將散發出耀眼的光芒。

至少要比袁術,甚至於比袁紹,最終取得的成就都要大。

從其所展現出的種種來推斷,劉備此人是一個有雄才大略的,大局觀也比較強。

在這種情況之下,他絕對不會坐視不管。

肯定會選擇出手,從而遏制主公,對主公這邊進行打擊,防止主公推進太快。

可結果自己家主公卻說,劉備那裡也不會出手。

這讓他心中極為的不解。

不論從哪方面來看,劉備都不是那種目光短淺的人。

沒有機會,他也要創造機會。

不惜代價的向自己家主公出手。

以此與袁紹聯手,來應對主公,以此來遏制主公發展壯大的過快。

看出了李儒眼中的疑惑,華雄道:

“文優先生,或許忘記了劉備和公孫贊此人的關係。

這二人當初都在盧植門下求學,可以說為同窗好友。

又都是幽州出身,自是與別人不太一般。

後面劉備此人,又多受公孫瓚照顧。

現在袁紹卻與公孫瓚進行爭鋒。

而公孫瓚又站在了我們這邊,我們此時出兵在名義上,其實也是在幫助公孫瓚。

在這種情況之下,考慮到他和公孫贊之間的種種,他再對我等出手,多少是有些說不過去的”

聽到華熊如此說,李儒也是想起了這一事情。

他倒是忘記了這一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