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楊彪將這問題,原封不動的推了回來。

劉協心裡面有些惱怒。

覺得楊彪這傢伙,太過於不尊重自己。

不過,劉協只能是將之深深的壓在心中。

因為他知道楊彪,這些老臣是他最後的倚仗了。

雖然現在看起來,也不是太靠譜的樣子。

但至少要比其餘人,更加的靠譜。

劉協一直都在想,別人對他這個皇帝不夠忠誠,不為他這個皇帝辦事等等之類的事

把諸多的問題,都給歸結到了別人的頭上

其實有一點兒,他卻忽略了

便是他這個作為皇帝的人,並不能給忠於他的人,帶來什麼好處,什麼利益。

別人跟著你幹活,不僅僅出力不討好,還有可能會殺頭,斷送大好前途。

在這種情況之下,又有多少人,真的願意跟著他做事呢!

莫非,就只是因為他是一個皇帝嗎?

說實話,和吃飽飯,以及大好前途等等相比

皇帝的這個名頭,其實是真的不太好用,差的太遠。

最為關鍵的是,劉協給眾人帶來不了什麼利益不說,畫大餅的能力也不行。

讓很多人都覺得,跟著他乾沒有什麼前途。

所以才會一步步的,走到現在。

劉協心中雖然惱怒楊彪,不過被楊彪這樣反問了一下,他冷靜下來之後,很快便也想明白,楊彪所想要表達的意思。

這種情況之下,他還真的沒有什麼好的辦法,拒絕陶謙的請辭。

不是不能拒絕,而是不敢拒絕。

因為這不僅僅是陶謙請辭那麼簡單,背後還牽扯著一個更大的劉備。

接下來,陶謙便是要給劉備讓徐州。

現在的劉備,在徐州這邊,可謂是一手遮天,權勢很大,劉協不敢過於得罪。

雖然他也非常的想削弱劉備,不讓劉備變得那麼強勢。

但這些事情,他只能在心裡面想一想,並不敢真的如此去做。

在經歷了董卓,王允,華雄,楊奉等人之後。

劉協對於那些,接納自己的諸侯,都保持了一個比較清醒的態度。

那劉備看起來還不錯,而且也是一個漢室宗親,還被自己認了皇叔。

但是在本質上面,和其餘的諸侯也沒有什麼區別。

他在劉備這裡,也僅僅只是生活得好一點兒,不那麼吃苦受累,僅此而已。

其餘的權利之類的,他想都不要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