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六章 取天下者,必華雄也!(第1/4頁)
章節報錯
“主公,這……這人太多了,用不了這樣多的人……”
荀攸找到華雄,出聲這般說道。
心中的震撼和複雜,還是沒有平息下來。
他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主持事務的時候,會因為前來做事的百姓太多,而感到為難!
關鍵是這些百姓,還是自己主動前來的。
哪怕是現在,修繕鄭國渠的人手,已經足夠了,還是有源源不斷的百姓,帶著工具和乾糧,攜帶著一顆火熱的心而來。
要參與到這個事情之中。
以往朝廷想要動什麼工程,召集民夫了,那都必須使用強制性的手段,各種的拉壯丁,攤派硬性指標。
許許多多的人,都對此有強烈的牴觸情緒。
甚至於有很多,因此而造反作亂的。
結果現在,輪到主公華雄召集百姓修繕水渠了,只不過是發下了命令,進行了一些動員,這樣的多的百姓,就有一個個自發的前來了!
這裡面的差距,差的可實在是太大了!
說實話,若不是親眼所見,親自經歷了這些,荀攸打死都不相信,有一天這些百姓會變成這樣,會因為一個人的一聲令下,而全部熱情高漲的行動起來!
在以往的時候,荀攸對於華雄取天下,還不夠堅信。
但是現在,在見到了這樣的一幕之後,他是真的相信了。
今後取天下者,必是華雄!
因為,別人已經沒有辦法和他相爭了!
有這樣多衷心擁護他的人,試問蒼茫大地,誰與爭鋒?
根本無人能夠抵擋!
此時,荀攸再一次的想起了孟子所言,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這句話用在華雄和關中廣大百姓身上,也無比的合適!
正是其最好的體現。
華雄聽了荀攸的話,看了那眾多的百姓,以及那還在源源不斷而來的百姓,心中也是感慨良多。
這就是這片大地上,所生活的百姓啊!
他們的要求是真不多。
只要你對他們好,他們就能將之牢牢的記住……
“既然這樣的話,那就再‘開闢一個戰場’。”
華雄出聲說道。
華雄之前,有些低估了自己在關中這裡的動員能力。
見到眾多百姓紛紛而來之後,心中感慨的同時,也在想相應的辦法。
讓這些前來的百姓回去,顯然是不太行的。
既然人手足夠充裕,那就不如在不影響鄭國渠修繕的情況下,引領其餘的人手,去修繕其餘的水渠。
關中這裡的水渠,可不僅僅只有一個鄭國渠。
除了鄭國渠之外,還有白公渠。
鄭國渠從涇河中取水,向東而去,最終注入到了關中的洛水之中。
白公渠同樣是從的涇河取水,最終匯到了渭水之中。
白公渠全長兩百餘里,灌既的面積也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