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四章 蔡邕薦大才(第1/4頁)
章節報錯
“此人很有名,將軍應該聽過他的名字。
他乃幽州人士,姓盧名植字子幹。
之前從洛陽離開,返回幽州,在上谷郡隱居。
袁紹取下冀州之後,請其出山,在袁紹手下做謀士……”
蔡邕說出了他所邀請之人。
竟然是盧植?
華雄聞言,不已一愣,然後忍不住的心升感慨。
這蔡邕不愧是大儒,逼格夠高,這一出手,直接就將盧植這樣的存在,給弄了出來!
盧植華雄自然知道。
這是一個很出名的人。
當初在太學教學之時,曾教授過公孫瓚和劉備。
公孫瓚和劉備二人的同窗之誼,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盧植,能文能武。
論學問,這乃是海內名儒,之前也是身居高位。
論是武功,統軍打仗上面,很有一套。
早在黃巾之亂髮生之前,他就曾帶兵平亂。
黃巾之亂,對於大漢帝國而言,是一場災難。
但對於當時的世家大族,以及文人士子之類的人來說,卻是一場盛宴。
無數人因為這場盛宴,吃了一個大飽。
畢竟這種規模大,又沒有什麼強悍武力,只是一群許許多多連武器都沒有的百姓。
很多餓的路都要走不動了。
再沒有比這樣的敵人,還要好打好對付的了……
黃巾起義,或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將之視為靈帝劉宏,和世家大族之間的博弈。
一招起義,讓世家大族從靈帝手中,弄到了太多的東西。
而盧植這個根基不夠深,而且,還是治今文而成大儒的存在,在對抗黃巾之中,卻被誣陷下獄……
華雄忽然間想到,若是盧植能夠在自己手下做事情,那在之後,自己和劉備對抗了,是不是可以在陣前,對著劉備來上一句‘你這逆徒’?
想想這樣的情景,華雄一時間覺得很是不錯。
“竟是盧子幹!若真能夠將之請來傳授今文,那確實再好不過!”
說罷之後,華雄看著蔡邕,有些遲疑道:“只是……他真的會來?”
盧植這人,可是一個極為個性的存在。
意志堅定。
乃是大漢最為堅實的支持者,是大漢的棟樑。
當初董卓準備廢除劉辯立劉協,盧植站出來據理力爭,董卓氣的差點沒有將之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