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她們每天特意做些飯菜來給於小暖,於小暖這丫頭一忙起來,當真連飯都顧不上吃,瘦得小臉都出了尖。

可她的忙碌確實卓有成效。

跟林英睿合作的第一批肥皂回款已經到位,按著她列出的計劃書,共助社大院裡留給女校的那一間院子,已經肉眼可見地改變了模樣。

一排排整齊的桌椅,倒是與普通的私塾別無二致。

最能吸引人目光的,莫過於房間前面佔了大半面牆的那塊烏黑的木板,和木板旁懸掛的標語。

於小暖讓人找了結實的木板,在上面塗滿厚厚的黑漆,晾乾後再打磨光滑,掛到牆上之後,瞬間就有了那熟悉的味道。

本來想在房間裡搞些男女平等之類的標語,可在冷懷逸的提醒之下,她也意識到在此時的林國提及此事,多少有些驚世駭俗。

廣積糧不稱王的道理,於小暖還是懂的。

她也只好惋惜地咂咂嘴,讓冷懷逸給題了幅勸學的標語而已。

希望星星之火,終有燎原的那一天吧

豆豆從遠處大步走來:“小暖姐姐,吉時快要到了。”

找材料做黑板的時候,木匠無意間得了塊又輕又結實的料子,便趕緊給豆豆重新做了雙輕便的木腳。

經過這段時間的磨合,豆豆走路走得越發平穩,甚至還能小跑上幾步。如果不是特意去看的話,乍一看倒是根本沒有多少違和之感。

長胖了些的豆豆,臉上的笑容也日漸燦爛起來。

於小暖微笑著摸了摸豆豆的腦袋:“好,姐姐這就過去。你一會慢慢走,不著急。”

每次為了辦大事舉行典禮的時候,臺上都準備一面響亮的銅鑼。聽著那熟悉的鑼聲,於小暖不但不緊張了,反而有點想笑。

幸好林國的耍猴人沒有標配銅鑼,不然這誤會可就說不清了。

想歸想,面帶微笑的於小暖當先走上高臺,對著臺下團團一禮:“感謝諸位來參加共助社女學的開校典禮!”

最靠近臺子的那些觀眾,大多都如於小暖所願,是縣裡的女子們。

年紀大的約莫著五六十歲,手上牽著的小姑娘也不知道是自己的孫輩還是重孫輩。雖然年紀差了這麼大,可她們眼底都閃著相同的渴望,讓她們的眼睛亮閃閃的,如同一顆顆珍貴的明珠。

離臺子較遠的地方,就比較出乎於小暖的意料了。那邊站了一群男人,眼巴巴地看著臺子上的黑板,一時也看不出到底是因為羨慕,又或者是什麼其他的原因。

於小暖倒也不太計較,反而再次笑了笑。今日過來的人數並不算太多,這些人觀禮之後,也許會說給家裡的女眷們聽。

“今日邀請大家過來,是因為我有些心裡話,想跟大家聊一聊。”

於小暖忽然正了正色,再沒有了之前嘻嘻哈哈的感覺。

“咱們平安縣在林國的最西北邊,三面是大山,一面是河水。”

“想出去一趟,要翻過山嶺,困難得很。”

“現在我想問問大家,有多少人離開過咱們平安縣,去過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