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著荒腔走板的小曲,於小暖先取了些生石灰兌上水,攪拌之後靜置著。

隨後她又挑了個盆子,把假酸漿的籽包在紗布裡,放到水盆裡慢慢揉搓。

搓了約莫快一刻鐘,盆裡的水變得微微發黃渾濁起來。

後腰有些發酸的於小暖挺了挺背,把紗布包拎了出來。

小心翼翼地取了上層澄清的石灰水倒進盆裡,於小暖拿著長長的筷子,快速地攪拌起來。

把攪勻的水盆放到旁邊靜置著,這邊就準備熬紅糖水了。

水與紅糖一比一放進鍋子裡,小火煮沸後再開上一開,就可以離火放涼了。

這一個時辰,於小暖等得心癢難耐,時不時地就要跑去廚房看上一看。

終於,盆子裡的液體變作了QQ彈彈的凍。

輕輕搖晃盆子,裡面的凍便顫個不停,看上去頗為軟嫩可愛。

於小暖笑得見牙不見眼,痛快地拿小碗撇出一碗粉,澆上紅糖水,又找了花生碎山楂碎之類的小料,一併澆到小碗裡。

一口滿滿的甜蜜舒爽,讓於小暖直想仰著頭滿足地長嘆。

“東家,有您的信!”小夥計拿著一個竹製的郵筒跑過來,恭敬地遞到於小暖面前。

她只好戀戀不捨地放下碗,摸了塊乾淨的抹布擦了擦手,滿是疑惑地把信接了過來。

“是誰送來的?”

小夥計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官驛派人送來的,旁的什麼都沒說。”

官驛?

於小暖有點迷糊,乾脆劃開火漆看個究竟。

竹筒裡的信件終於露出了真容。

於小暖的臉一下子就黑了,沉沉有如暴風雨前的天空。

冷懷逸他究竟打的什麼主意?

“這些你們分著吃了吧。”於小暖也顧不上她的冰粉,隨手把竹筒扔進灶坑裡,拿著信紙快步走出了廚房,坐在後院的小石桌前。

猶豫再三,她還是展開了那封信。

『於姑娘,展信佳。』

『今日是離京第三天,午時剛過,我已經到了臨陽山口。』

『此時的臨陽山口,與冬天時白雪皚皚覆壓千里的景緻截然不同。』

『我特意去之前躲藏過的山洞旁轉了一圈。』

『洞旁有著潺潺水聲,正是一條清可見底的溪流,從山巔綿延而下。』

『溪間不少游魚,姿態頗為靈動可愛。』

……

這封與其說是書信,倒不如說是冷懷逸的遊記。

要去安西道,正是要從江北道路過。

於小暖歪了歪嘴,輕輕“切”了一聲。

不就是林國版的旅行博主麼?

心裡想著要把這信丟到一邊不去理睬,可手卻不聽使喚,偷摸翻到了下一頁。

『昨夜借宿農家,從村漢口中聽到一則怪談,頗為有趣。』

『上河村有某甲……』

於小暖不覺看得入神,連有人走到她的身邊都恍然不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