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從2009年開始,阿里B2B的股票表現就開始了下滑,一直到最近,已經跌到了10港幣左右,不及它最高值的四分之一。

這也就是當初陳威廉為什麼能夠以40億美元從雅虎手中買下阿里公司40%股份的原因了。否則以它在HK上市前期的峰值,B2B業務總市值超過200億美元,雅虎公司不可能同意以那個價格將阿里股票出售的,也就是次貸危機加上阿里公司的股價低迷,才能夠讓陳威廉抄底成功。

現在,阿里公司的業務,已經準備轉型,以淘寶網和剛剛推出的天貓商城為主,加上其他包括支付寶和阿里雲等業務,它的B2B業務已經不是最重要的業務了,現在的低迷股價甚至會拖累整體估值。

畢竟馬老闆也有將整個阿里集團打包上市的打算,但前提就是要進行AB股,也就是以他現在持有的不到10%的阿里股份,透過同股不同權,來完成對阿里集團的控制。

但是HK交易所並不支援AB股,大機率如果阿里集團上市,還是會選擇美利堅,因此提前將阿里B2B業務私有化,從HK退市,也能夠為之後的整體上市做鋪墊。

因此這個事情,馬老闆認為有必要同阿里的大股東陳威廉提前進行溝通。

對此,陳威廉完全沒有意見,他知道阿里的這次HK上市,其實對於阿里本身來說,根本就是賺的。

因此按照馬老闆的計劃,是以13.5港幣的股價進行私有化退市,這個價格比現在的股價,要有將近35%的溢價。

但要知道,當初2007年阿里的B2B業務在HK上市的時候,股票的發行價就是13.5港幣,這麼看來,轉了一圈,阿里現在再以13.5港幣的價格收回HK交易所的流通股票,就相當於是它在HK上市融資的17億美元,白用了幾年,然後再還回去,都不用交利息的。

這個事情談完了,馬老闆接下來說的事情就有意思了,他告訴陳威廉,華國國內的一些公司也對投資阿里感興趣,他們希望以50億美元的價格,購買陳威廉持有的10%阿里公司股份。

呃,有點意思,前世的時候,馬老闆在阿里赴美上市之前,也有過類似的操作,只不過當時是以70億美元的價格購買了雅虎公司的一半持股,也就是20%的股份。

這一次可能是因為陳威廉不同於前世的雅虎,當時雅虎因為支付寶的拆分,對於阿里非常不滿,雙方一度矛盾極大,因此馬老闆才會想辦法買回它們的股票,讓自己對公司的控制權更牢固。

而現在陳威廉同馬老闆配合的一直都不錯, 但馬老闆看來依然是謹慎的性格,即使如此,也不放心陳威廉持有阿里公司高達40%的股份。

畢竟在他看來,陳威廉在電商領域,持股美利堅的Zoom,華國的晶東;支付領域,他又有PayPal;就是最近的雲端計算領域,他都有Meta雲。

可以說在阿里公司的很多領域,都有競爭對手,或者說未來潛在的競爭對手的持股,或者根本就是他旗下公司……

因此馬老闆雖然並不想前世時候對雅虎那樣,希望將對方踢出阿里,但也依然想先收回陳威廉一部分的股份,讓自己處於更安全的位置。

並且他這次的出價,相對於前世70億美元購買雅虎的20%的阿里股份來說,用50億美元,購買陳威廉手上的10%股份,可以說價格更高了。

當初陳威廉買下全部的40%阿里股份,也不過花了40億美元,現在馬老闆這個出價,相當於陳威廉手中的持股總值給了200億美元的估值,直接是他買入價格的五倍。

這個價格,換成是別人,恐怕一口就答應下來了。

不過陳威廉可是知道,在未來阿里公司上市之後的市值,最高可是達到過8500億美元的,就算那個時候因為上市增發,陳威廉的持股比例降低為35%左右,那也是將近3000億美元的財富,因此他肯定不可能現在以區區200億美元的總估值,讓出自己這一部分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