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話倒讓俄羅斯方面眼前一亮,有關海上浮動核電站的專案,他們在2006年就已經提出來了。

在他們的計劃中,浮動核電站將建在一艘長144米、寬30米的駁船上,裝載2座35兆瓦(MW)的KLT40S反應堆。

本來俄羅斯計劃在2012年把燃料裝入反應堆,隨後將浮動核電站拖到遠東堪察加地區。

這種浮動核電站能為20萬人口的城市提供足夠的電力,其執行壽期為38年,包括3個為期12年的執行週期,每個週期中間平均停產8個月,用於搭載的反應堆進行維護和清理核廢料,以及新增新的核燃料。

浮動核電站的成本不到4億美元,不過如果外銷,自然會有不錯的利潤,而且除此之外,像是亞特蘭王國,採購這樣的浮動核電站,肯定是需要僱傭俄方的技術人員進行日常的操作維護,這就起碼要50-70人,這也能夠為俄羅斯製造就業和培訓費用。

目前俄羅斯自己的第一座浮動核電站的進展並不順利,第一座浮動核電站船體的龍骨曾經於2007年4月在北德文斯克的北方造船廠鋪設,但是,2008年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公開表示這個船體的建造被轉至巴爾迪斯基扎沃德,因為北方造船廠已經承接過多的軍工合同。

之後,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與巴爾迪斯基扎沃德船廠在2009年2月簽署了一份完成核電站的合同,當時預計船體將於2012年完工,但是後來由於扎沃德造船廠自身面臨破產的境地導致工作受阻。

在陳威廉前世的時候,一直到2018年的時候,這第一個海上浮動核電站才開始正式運營。

“恐怕貴國使用不了這麼多電量吧。”

聽到陳威廉打算訂購一個海上浮動核電站,俄羅斯方面在最初的興奮之後,疑惑的問道。

要知道,核電站最重要的就是降溫,因為它的執行原理,是透過將核能轉化為熱能,然後再將熱能轉化為電能。往往其轉化電能的轉化率並不高,通常只有30%左右的熱量會被轉化為電能,剩下的,就需要進行降溫了,否則不但對發電機組造成損害,甚至整個反應堆都會非常危險。

這也是許多核電站都會建在海邊的原因,使用海水來冷卻,的確是非常直接簡單的方法。

而且核反應堆一旦執行起來,產生的電力就要去使用的,根本不可能說輕易停下,這也是核電站往往建在大城市不遠的地方的原因,普通的城市根本用不了那麼多電力,如果是遠途傳輸電力,損耗又會過大。

因此對方才會有此一問,因為就算是帕魯共和國時期,亞特蘭島上也不過1.2萬人,現在更是都已經遷走了,那麼陳威廉又如何能夠用得上這種能夠供20萬-100萬人使用的電力呢?

“現在用不上,不代表以後用不上,況且我們亞特蘭馬上要進行許多大型的基建專案,也是非常需要電力的。你們的浮動核電站,能夠建設完畢移交給我們,恐怕至少需要6-8年,到時候我們就需要用到了。”

聽到陳威廉對自己國家的發展這麼自信,對方只是笑了笑,沒有過多的說什麼。不過那個表情,很顯然不認同。

對此陳威廉也沒有過多的解釋,是的,現在亞特蘭島只有30平方公里,但是他知道,在後面的火山爆發之後,這個面積會擴大十幾倍,到達500平方公里左右,大約是華國HK面積的三分之一。

現在的HK人口超過700萬,就算亞特蘭島達不到HK的人口密度,超過50萬人口也是很有可能的。

------題外話------

今天還有一章,月票500加更。

美利堅名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