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埃梅柏離開矽谷回到洛杉磯之後,艾麗卡來到了這裡。

現在的艾麗卡已經同做大學講師的時候氣質完全不同了,行事利落,有種女強人的氣勢,這也是正常,在Meta投資公司中,陳威廉不在的時候, 她就代表著陳威廉,幫助他管理公司,也就逐漸養成了這樣的氣質。

“我應該提醒你,再回紐約的時候,你最好去紐約大學一趟,開學到現在你還沒有出現過。”

晚上的時候, 艾麗卡進到陳威廉的臥室,對他說道。

“課程我並麼有落下, 你從郵件發給我的筆記和錄音我都一直有在學。”

陳威廉說著話,走到艾麗卡的身邊,聞到她身上淡淡的沐浴露的香氣,看她面板嬌嫩,應該是剛洗完澡不久,故意湊過去聞了一下,他露出微笑,說道:

“不過有些知識可是還是需要艾麗卡老師來親自給我講解一下,還有些不太熟練的呢。”

艾麗卡挑了挑眉毛,卻大膽的將手放到了陳威廉的下巴上,摩挲著他隱隱有些扎手的鬍渣,冷冷的說道:

“我會檢查一下的,如果你的知識掌握的不好,可是會受到懲罰的,威廉同學。”

……

第二天,陳威廉帶著艾麗卡, 到Meta科技的各個公司, 給她簡單的介紹了一下,接下來這邊的事情,就要暫時由她來進行了。

比如對於旗下公司的聯絡和協調,比如各個公司搬入暫時被命名為Meta科技大廈的辦公大樓的安排,還有,就是同矽谷當地政府確認地塊,找到設計公司對Meta科技園區的總體設計進行招標,然後開始建造。

事情還是不少的,不過現在Meta科技公司也已經大體有了架構,接下來的人員招聘也需要艾麗卡繼續來進行。

陳威廉則在安排完這些事情之後,回到了紐約,對於《紐約時報》的收購,索爾茲伯格家族給出了回覆。

在次貸危機發生之前,報業集團們的併購非常兇猛,當時對於報紙的收購,往往都會高出原有價值,溢價進行收購,甚至往往都要溢價一倍以上。

這些收購的過程,大都是透過槓桿融資來進行的,就比如已經破產的論壇報業集團, 它的前老闆地產大亨澤爾,曾經雄心勃勃的進軍新聞業,將自己的全套地產家當以39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了百仕通集團,然後收購了論壇報業集團,並且大舉溢價收購,成為全美排名前三的報業集團。

但隨著網際網路的衝擊,加上次貸危機爆發,論壇報業集團最終以破產收場。

而紐約時報也同樣是如此,曾經花費11億美元高價收購了《波士頓環球報》,結果最後僅僅買了7000萬美元,這種類似的收購還有不少,也就為現在整體報業的蕭條埋下了隱患。

現在陳威廉表示準備以25億美元的高溢價來收購《紐約時報》集團,說實話,如果是在三四年前,那麼索爾茲伯格家族或許會對這個出價嗤之以鼻,但在當下,《紐約時報》的市值已經馬上跌破15億美元,並且負債10億美元的時候,也不由得他們心動。

畢竟不但是《紐約時報》集團,他們家族的其他產業也都大受影響,從高盛公司那裡得到的訊息,索爾茲伯格家族不但涉及了房地產以及次級抵押貸款債券的投資業務,最重要的是,在今年年初,麥道夫的龐氏騙局因為次貸危機爆發,許多客戶受到損失之後大範圍兌現基金份額而爆雷,在全球涉及的資產達700多億美元,其中索爾茲伯格家族就是這個騙局的受害者之一,據稱他們至少損失了5億美元,這在此時可是雪上加霜的事情。

1989年,麥道夫的證券投資公司控制了紐約證券交易所超過5%的交易量。1991年,麥道夫成為納斯達克董事會主席。在其帶領下,納斯達克成為足以和紐交所分庭抗禮的證券交易所,為蘋果公司、思科、Google等公司日後到納斯達克上市作出巨大貢獻。

因此麥道夫在美利堅的證券金融業具有強大的人脈,也正是因為如此,他的所謂穩定高收益的基金,才能夠騙到這麼多人。最誇張的是什麼呢?他的基金都是有門檻的,你的身份地位達不到,想投資都見不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