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實際上,陳威廉此時在666號大廈上的債務,加上利息還有大約7億美元。按說這棟大廈此時的估值在20億美元左右,陳威廉的股份佔到60%,也就是他手中的大廈股份,估值在12億美元左右,如果只是銀行的債務的話,還多了5億美元,應該不至於被銀行逼得太難受。

這也是當時加瑞德跟他說,如果賣出大廈的話,還能有幾億美元的資金,他可以去發展電影事業的原因。

但需要考慮的是,銀行的債務都是在五年之前借出的,當時大廈的估值就是15億美元,因此當陳威廉賣出股份之後,他持有的60%股份,估值就是9億美元。如果他想追加貸款,只能同那些之前給他貸款的銀行來商量,不可能再次抵押大廈去借貸。

而且抵押貸款並不可能按照市場估值來借給你錢,總會有所折扣,如果那些銀行並不看好陳威廉的償還能力,肯定會把這個折扣設定在更安全的水平上,自然不願意同意他追加貸款。

因此之前陳威廉面對的,還是如何償還貸款的問題。不過現在這些對於他也都不算太大的問題了,在這個月底償還完5000萬紐約銀行的貸款之後,他的債務就只剩下6.5億美元了,對於他來說,已經能夠解除警報了。

安達爾信託基金通知陳威廉的事情是,他們接到了Kushner集團的報價,希望以大廈整體估值20億美元的價格,用8億美元收購安達爾信託基金手中持有的40%的大廈股份,他們也有賣出大廈股份的意向。

因此按照當初的協議,他們告知陳威廉,如果他無法以相同的價格來買回大廈股份,那麼他們將會同意Kushner集團的報價,將40%的大廈股份出售給他們。

當時安達爾信託基金收購陳威廉前身手中40%的大廈股份的時候,曾經簽訂過的協議中,有關於回購的條款,那就是當安達爾信託基金準備出售他們買到的這部分股份的時候,陳威廉在同等價格下,有回購的優先權。

這個條款還是當時湯姆在無奈同意賣出大廈股份的時候堅持新增上的,為的就是期盼未來能有一天回購這部分股份,從而將陳威廉父母留下的大廈重新完全拿回來。

因此當Kushner集團提出報價,並且他們有出售意向之後,安達爾信託基金有義務通知陳威廉,詢問他是否要啟用這個回購條款,用相同的價格來回購這部分股份。

在聽到這個訊息之後,陳威廉恍然大悟。Kushner集團,呵呵,那不就是加瑞德·庫什納家族的地產集團嘛。難怪之前他還有點奇怪,以庫什納的心胸,為什麼當時這麼明智的在他收購《紐約觀察家報》的時候,沒有繼續抬高價格呢。

原來他的主要目標在這裡啊,估計加瑞德當時也是擔心他萬一抬高報價,陳威廉直接就放棄收購,畢竟當時他說的可是那是他的最終報價。

而他的心思,很可能就是希望陳威廉在收購《紐約觀察家報》的過程中耗費了資金,然後當他再來購買安達爾信託基金持有的大廈股份的時候,陳威廉這邊即使有回購的優先條款,對此也無能為力了。

畢竟在他的資訊中,陳威廉不但月底要面對大廈到期的5000萬美元債務,還抵押房產進行了新增的貸款。

陳威廉知道前世加瑞德在收購666號大廈的時候,也並非全部由Kushner集團支付資金,而是當時19億美元的報價,Kushner集團只支付了2億美元,剩下的也是由各種貸款進行的交付。

那麼他估計,這次收購安達爾信託基金的這40%股份需要花費的8億美元,他由集團支付的,不會超過2億美元,畢竟另外他還對陳威廉手中的60%股份有野心,他期望的可是將整個大廈全部納入自己手中。

因此在加瑞德的貸款銀行中,一定有把陳威廉的貸款訊息透露給他的紐約銀行的身影,也正是因為這種利益關係,才會讓紐約銀行對加瑞德的收購那麼盡心盡力。

在加瑞德看來,即使陳威廉的投資能有賺到錢,也不會有賺太多,他預判的最差結果,就是陳威廉能用2000萬美元的貸款,賺到超過6000萬美元資金,除了還清月底的5000萬美元銀行債務,然後再收購《紐約觀察家報》。

可能他自己都不相信陳威廉能在一個月之內真能賺到這6000萬美元,畢竟這個回報比已經很離譜了,要是真這麼厲害,之前的敗家行為都是演的嗎?你演一個敗家5億美元以上來試試?

因此他更不可能料到陳威廉真實的投資收益,那已經突破了他對陳威廉的認知了。

如果說在今天之前,陳威廉得到這個訊息,他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動用這個回購條款,將40%的股份收回來。現在他手上有超過4億美元的現金,而且並不是說收購股份的錢就一定要一次性支付的,透過談判得到分期支付的結果也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