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皇宮大內,御書房裡。

青年皇帝翻閱著面前的卷宗,龍椅單膝跪地的乃是皇城司副司使司徒贊。

“咦?!‘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裡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此偈……甚妙啊!”

青年皇帝看著上面記載的許仙的各項調查結果,嘖嘖的讚歎有聲:“無怪乎文長公如此傲骨之人,竟會收他為弟子。”

“錢塘許二郎,朕倒是有些好奇了。”

單膝跪在龍椅下的司徒贊聞言,沉聲道:“許二郎在錢塘風評甚好,雖是與人有所衝突。但皆為官宦子弟,對待當地百姓卻多有謙讓……”

青年皇帝聽罷了司徒讚的話,看著卷宗臉色越發好奇了。

揮手讓司徒贊退下後,對著身側的屏風便道:“監正,您如何看?!”

卻見側面屏風裡,走出來一名身著天青色道袍、鬚髮皆白面若滿月般的老道,手持拂塵飄飄出塵。

“老道不過方外之人,如何能與陛下言說朝政?!”

卻見這老道笑眯眯道:“欽天監所轄者,亦不過是方外之事。”

“朕想知道的是,梁連之死是否為方外之人所做?!”

青年皇帝的臉色變得肅然,目光有若利劍:“這許二郎,是否牽涉其中。”

這老道目光清澈,望著青年皇帝輕聲道。

“袁守城不過欽天監內一守門老道,守的乃是人間大道。若是有方外之人在京師內肆意殺人,陛下以為老道會任其為所欲為?!”

青年皇帝的臉色稍緩,卻見他緩緩起身對著袁守城深深一道長揖。

驚的這老道抬手一道氣勁,將青年皇帝托住:“陛下切不可如此,陛下九五之尊老道承受不起。”

卻見青年皇帝一臉肅然,對著老道肅然道。

“趙慶即位以來,無不兢兢業業、時時刻刻如履薄冰。國朝大事、百姓生計,皆掛於心。”

“然,近些年朕感覺到了些許力不從心……”

趙慶說著,幽幽一嘆:“方外之人,橫加干涉者頗多!山川江湖,多有充斥。”

“不遠之事,錢塘庫銀失竊!皇城司回報,便是方外之人所為。朕……”

袁守城靜靜的聽著,微微躬身作揖:“陛下,此非我等之力所能及的。”

“老道所守者,唯京師而已。”

說到這裡,袁守城看著有些失望的趙慶輕聲補上了一句。

“不過,前所未有之大變局亦將現世!”

趙慶一聽,頓時兩眼放光:“哦?!”

“殷商末年,封神之役,太公望曾留言,將有‘破局’現世!屆時,風雲再變……人間換!”

趙慶從臉上的喜色,開始變得凝重。

“那朕之江山……”

袁守城微微躬身,輕聲道:“陛下且記住亞聖之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說罷,也不等趙慶出聲遍告辭而去。

留下了愣愣的趙慶,在御書房裡臉色不斷的變幻著。

錢塘,許家。

許嬌容對著自己許老爹他們開始訴說起自己這次的下聘,許老爹那基本就只有聽的份兒。

“弟媳是不錯的,二郎這次選的是真好!”

許嬌容誇的是發自於內心,白素貞那種恬淡是她很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