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年以來,儒家子弟想出各種注音識字的方法,可是有哪一種,能與再簡單不過的拼音字母相提並論?”

“還有,別忘了跟在大皇子身邊的那個和晏馨同齡的女子,阿茹娜。如果訊息無誤,此女已經習得幻神咒,其武學天賦可謂世間罕見!”

“然,就是這樣一個女子…若是她或是她的母親大薩滿沒有得到任何神靈啟示的話,當初還未顯現任何才華的大皇子,有什麼地方值得阿茹娜追隨?”

“再就是,日暈霓虹之景,確確實實如同王欽若說得那樣神奇,並非此人隨口杜撰出來的。”

“如此這般想來,也許…也許大皇子真是文曲星轉世呢。”

“還有一點,文曲星屬癸水…癸水,即是活水,亦是柔水…大皇子七月生人,八字易相顯示,可滋實萬物…若金為母曜,適當其時,子母相生,化禍為祥。木若聯行,文章清貴。”

“同樣的,文曲星天生自帶桃花命…大皇子第一天登門時,他的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現在這麼看來,倒也不顯奇怪了。”

言語之人,是晏穎,也就是晏殊的弟弟。同哥哥晏殊一樣,自小便接受聖門內部精英教育的他,其自身才華,絕不比自家哥哥差到哪去。

而且,不為外人所知曉的就是,晏穎有著極高的武學天賦。

若是按照原本歷史軌跡的話,大中祥符四年,已是入得日宗成為關門弟子的晏穎,在被宋真宗賜同進士出身授奉禮郎之職以後,他會假死脫身,未用十年光景,便被聖門日宗長老推舉為下一任宗主。

雖然史書當中沒有記載晏穎與聖門有何種聯絡,但《臨川縣誌》中卻是明確記載了晏穎此次假死脫身的記錄:“潁聞之,走入書室中,反關不出。其家人輩連呼不應,乃破壁而入,則已蛻去。”

如同蠶蛻那般,就此消失不見的晏穎,留詩二首,其中有一則雲:“兄也錯到底,猶誇將相才。世緣何日了,了卻早歸來。”

如此這般看來,相較於習性更接近儒家子弟想要以自身所學來教化世間萬民的哥哥,略顯“胸無大志”的晏穎,絕對是個合格的聖門子弟。

“穎兒說得沒錯!”

“現在渡雲軒是戒備森嚴,等閒人查不到什麼訊息……”

“但是幾年前,那裡守衛可不曾有這麼嚴密。我聖門安插在汴京城的子弟,已是尋到幾年前曾在渡雲軒做過活計的婢女。從此人口中已得知,當初大皇子還未被選為質子出使遼國之前,他和尋常的天潢貴胄並無太大區別…瞧瞧現在的嫡皇子,便可知曉一二。”

“如若不是文曲星轉世的話,自古至今,天下豈有這等神童出現過?”

“再有一點就是,大皇子的面相,雖說現在看起來是愈發貴不可言,但其中早夭之相,我還是能瞧出一點…如果我猜測無誤的話,大皇子經過鬼門關一劫,幸得天佑大難不死的他,必定有著常人根本想象不到的際遇!”

言語之人,是晏家家主,晏固。

作為聖門護宗家族的當家人,翻閱過諸多文獻資料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除了文曲星轉世一說,很難解釋一個十歲大的童子,竟有此等才華學識。

感慨過後,一家人,全都看向了晏宓和晏馨這姊妹倆。

其中意思,不言而喻。

要知道,歷經上千年,聖門能傳承如此之久,根基就在於他們這些與宗門藕斷絲連的護宗使與護宗家族。

但是呢,為了安全起見,傳統的五姓七望這些大族當中,卻是從未出過護宗使或是護宗家族。

然而,為了保證傳承不會在朝代更迭中斷掉,像晏殊這種鮮為人知的小家族,其族中女性,身負使命且自小便學會各種本領的她們,要麼是入得聖門成為一宗的核心人物,要麼就是嫁入權貴人家在外部給予一定的支援。

若是放在往常,像皇室子弟這樣有點危險的目標,基本不在他們考慮範圍之內。

當然了,就算他們想,人家皇室多半也看不上從他們這些小門小戶中走出來的女子。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

縱古至今,最有可能是文曲星轉世的大皇子,很是值得他們去依附,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