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一,天晴,有風。

朝議新政一事,至今,已經過去了足足有四日時間。

完整版的新政,對於訊息靈通的京師人而言,現如今,不知曉此事的人,雖說還有吧,但卻已是為數不多了。

到了今日,民間的輿論,就像煮開的熱水那樣,算是徹底沸騰了起來。

對此,王迪也早有預料。

畢竟這年頭,又不是後世資訊大爆炸的時代。對於缺少勁爆訊息的大明朝而言,往日裡,可沒有那麼多能供人們在茶餘飯後談及到的實時資訊。

而將要實施的新政,這種關乎到幾乎所有人自身利益的大新聞,給了京師萬民足夠多的討論話題。

其輿論熱度,依王迪之見,至少能持續到今年年底。

為此,他早早派出身著便裝的錦衣衛,混進茶樓酒館打探訊息,想要聽聽來自最底層的樵父販夫,對於新政一事的議論及想法。

沒準,還能借機補充完善一下新政。

就比如現在鼓樓下大街的一家露天茶鋪。

一大早,半扇豕肉已經賣了個精光的劉老六屠夫,袒胸露乳相當壯實的他,正坐在斜對面的露天茶鋪,討上一大碗茶去去乏。

猛灌三大碗過後,油乎乎的大手往那嘴巴上一抿,瞅了茶鋪在座的十個人,他咧著亮晶晶的大嘴衝著相識的幾人直接說道:“唉,夥計們,我家那大侄子,你們都知道吧。聽了皇爺的新政以後,你們猜他和我說了啥?”

成功引得幾人的注意力,還不待別人隻言片語呢,劉老六故作神秘一笑連忙說道:

“我家大侄子和我講了,路引放開以後,要想發大財,需趕緊往那天津衛還有其它開通市舶司的城市跑。早去早發財,晚去晚發財。最重要的是,我家大侄子,他便懂得一門發大財的路子。”

劉老六這話一說完,果然如他所料,坐在茶鋪長條凳上的人,甭管認不認識呢,一個個的目光,都瞅向了他。

享受著眾人的注視,劉老六端起剛剛續滿的大碗茶,“咕咚”一大口,又悶了個乾乾淨淨,捋了捋鬍鬚,大口道出一個“爽”字。

劉老六這副作態,當即引得一個與其相識的瘦削漢子有點看不慣,哼了一聲,開口譏諷道:“行了吧,劉屠戶…你家那大侄子,別人不知道,我李松還能不清楚?你侄子,除了算術機靈點,懂得替你算賬以外,四書五經他能全背下來嗎?”

注意到劉屠戶的臉色沒有多大變化以後,此人有點詫異,不死心繼續道:“這年頭,開通市舶司的地方能發財,還用你家大侄子說?”

“但是你也不想想,咱大明朝,多少人啊,都像你家大侄子說得那樣去了天津衛那裡,你有地方住嗎?還發大財…我看吶,一旦聽信了你大侄子的話,是跑過去散財還差不多!”

話語落罷,李松搖搖頭嘆了口氣,端起茶碗,慢悠悠品著茶湯的同時,聆聽著茶鋪其餘人的議論。

“是啊…在外謀生打拼哪有那容易,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無依無靠沒有熟人幫襯的話,不受當地人欺負也就罷了,想要發財,我看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