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子時,乾清宮內,隨著帝后已經就寢,照亮宮殿的一盞盞燭火,漸漸熄了。

龍床上,雙腿緊緊並在一起的皇后錢氏,裹著一件大紅肚兜,側身依偎在皇帝的胸膛。瞧著皇帝的龍顏,嘴角微翹面含微笑的她,迷迷糊糊心滿意足地睡了過去。

而王迪這邊,暫時沒有一點睡意的他,對於向大明遠洋商務司派出紀檢監察隊伍,他的心中已經打定了主意。

其實呢,紀檢監察隊伍的人選,早在孫太后找自己聊天的三日之前,王迪就已經擬定好了人選。

畢竟徐濱的密疏,在年前二十四那一日,已是快馬加鞭火急火燎地傳到了他的手中。

當時,王迪給出的批覆,除了一句“朕信得過你”,便再無任何動作。

不過嘴上說歸說,事關大明遠洋商務司紀檢監察隊伍人選一事,再怎麼著急呢,在豪紳富商追求財富的決心這一方面,對此已經嚴重低估過一次的王迪,他怎麼也不能隨隨便便就派出幾個人。

能力大小先放一邊,經得起…至少經得起花花世界的一兩年的輪番考驗,這才是重中之重。

是以,自打接到徐濱的奏疏,王迪翻閱檢視官員檔案之際,隔三差五的還召見一下都察院、六科、吏部以及錦衣衛和東廠的主事人員,下了封口令的同時,詢問著相關人員的為人處事之道。

就這樣,經過為期十多日的甄別遴選,剛從宣大二城回來述職的黃裳、張洪與魏貞三人,再加上李秉、李侃、夏壎、韓雍、王竑這幾位御史和給事中,市舶司紀檢巡查隊伍人選,基本算是搞定了。

效仿後世那樣,王迪沒打算讓這些人長時間呆在一處地方。沿東部沿海,從北到南也好,從南到北也罷,奉天子之命,代天子巡狩,好好逛一逛大明朝的萬里河山,藉此良機多長長見識。

如此這般鍛鍊幾年下來,只要他們不自甘墮落,無論地方還是朝堂,幾年以後,將有的是可以任由他們一展胸中抱負的位置。

錦繡前程,自是不在話下。

然而不曾想,王迪這邊已經定好了人選,正在琢磨著什麼時候派出去呢,確實忙不過來的徐濱,再一次上疏進言,懇求朝廷趕忙派出監察御史。

要知道,艦隊即將遠航,裡裡外外都是事。

再就是,徐濱掌管的,是海運通商事宜。

溝通南北連線東西的河運這一塊,雖說按照皇帝先前許下來的承諾,只要他想,絕對可以接手一部分,但是……

徐濱,他不想。

是以,在艦隊返航之前,徐濱再次上疏請求朝廷派出紀檢監察隊伍,好好整治一下河運,萬萬不能耽誤了開海通商的開門紅。

這次按照正常流程的上疏進言,不出所料的,對於時刻關注徐濱這位舊友的孫太后而言,於第一時間,她便已經知曉此事。

正因如此,才有了元宵歌舞晚會上,皇帝與太后這母子二人的長時間對話,引得後宮妃嬪胡亂揣測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還是小瞧了財帛動人心這一事啊!”

後世資本能瘋狂什麼地步,說實在的,只是個苦逼急診科醫生的王迪,他也只是從網上獲取到一些道聽途說的資訊罷了。

不過不管怎麼瘋狂,王迪認為,相較於現如今的大明帝國,後世的社會,好歹還是個公序良俗較為健全的社會。

然而即便是這樣,一些國家的財閥,除了不敢明目張膽殺人以外,私底下的行事作風,和他這位皇帝比起來,應該也差不了許多。

有了這樣的警醒,對於古代限制商賈一事,王迪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

“以武勳牽制文臣,再驅使文臣治理天下,還得培養近臣用以制約威懾文武…唉,忠君且有能力還沒啥野心不求任何回報的好臣子,啥時候才能多到無處可用的地步吶。”

扭頭望著身邊有著賽雪欺霜吹彈可破這般嬌嫩肌膚的美嬌娥,做皇帝已有近乎半年時間的王迪,日日夜夜無數次地期盼著,除了玩女人以外,自己啥都不用想不用幹,大明朝便可蒸蒸日上,威震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