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感應,這事怎麼說呢……

首先,它是起源於先秦古籍《尚書·洪範》當中的「天人合一」理論。

漢武大帝在位期間,在那個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董仲舒的手裡完善起來的。

在唐宋年間,單憑那些一座座矗立挺拔的觀星樓,就足以證明此類唯心學說,無論是在民間,還是在皇室,是有多麼得深入人心。

雖說華夏大地歷經了蠻元百餘年的摧殘過後,導致有不少文化傳承斷了代,但在神神叨叨這一方面,大明朝還是繼承了不少。

被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又被劉伯溫贊為“當今文章第一”的宋濂,在前朝前人的基礎上,又提出「凡存心養性之理,窮神知化之方,天人感應之機,治忽存亡之候,莫不畢書之」的理論支撐。

當初呢,心地特別善良的王迪,為了前線將士們的生命安危著想,頭腦一熱的他,假借夢中悟道一辭,將外科醫術和其它部分醫學知識,傳授給了太醫署上上下下幾十位醫士。

事後過了幾天,他才反應過來,待到班師回朝以後,沒準有一天,孫太后便會問起此事。

畢竟,醫學知識又不是普通的經義學問,怎麼可能說掌握就掌握。

好在是,王迪清晰記得,在劇中,從永樂大帝開始,到仁宣二帝,再到眼前的孫太后,貌似每個人都在關鍵時候夢到過至親至愛之人。

有了這個幌子,早已在腹中打好草稿的王迪,在聽到孫太后提起先帝託夢之際,他滿臉流露的驚喜之意,看不出有任何作偽模樣。

環顧四周後,好似做賊般的王迪,大步湊到孫太后跟前,悄咪咪問道:“母后,你怎知我夢見了先帝?”

注意到孫太后一臉驚訝神色後,王迪忍住心中笑意繼續言語道:

“唉…母后,你是不知道啊,御駕出征時,我嫌太陽曬得慌,躲在桌案底下打瞌睡的時候,便夢見父皇帶我去到了一片白茫茫的神奇地方。”

“到了那裡以後,我在一潭池水中,見到了未來的大明朝,走上各種各樣的道路。”

“最後的結局,有好的,也有壞的;有讓人欣慰的,也有讓人忿怒的!”

“唉,可惜了,王振那傢伙把我給吵醒了,我光顧著看各種神奇景象,竟是沒有記住太多有用的東西!”

“母后,你肯定猜不到,未來的大明朝,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民百姓,都能置身於鐵皮大鳥裡面,可以在天上隨意翱翔!”

“我當時就在想,要是現在的大明朝有了這種東西,區區四方蠻夷,誰人能抵擋得了天降神兵!”

“還有呢,咱們腳下的這片土地,並非是天圓地方…上百個大小不一的國家,竟是在一個大大的圓球上!”

“唉!都怪王振這傢伙吵醒了我…自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夢到父皇了。母后,難道你也夢到父皇了?他有沒有帶你去我說的這個地方?”

言畢,王迪嘆了口氣,一臉的失落樣子。

自己所言,確實沒有作假。

表現出來的失落樣子,也確實是在懷念後世的美好生活,尤其是精神方面的生活。

言語落罷之際,仁壽宮內,頓時安靜了下來。

抬眼瞧了瞧孫太后,發現她還處在愣神之際,王迪有點慶幸自己沒有透露更多的資訊。

這麼一點都難以讓人接受,要是再多點的話,怕是過猶不及,反倒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而孫太后這邊,幾息過去以後,緩過神來的她,再度打量著眼前好大兒的同時,腦子裡想的,卻是當年得了軟骨病的年幼皇帝,在即將被廢之際,他竟當著滿朝文武還有自家妹妹的面,上演了一出真龍咆哮,就此站了起來!

一次還能算是偶然,這要再來一次的話……

再加上,皇帝御駕親征前,自己那婆婆曾在祖廟前燒文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