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八月十四。

雖說因為刺皇殺駕事件以及懷疑有內鬼勾結白蓮教,在與民同樂這件事上,很慫很慫的王迪,心裡是一萬個不樂意。

但不管怎麼說,軍隊的將士們,跟著自己出來打仗賣命,到了中秋佳節,該意思意思的,怎麼著也得意思意思。

下基層,撒點錢,給士卒們整點好吃的,陪文武百官吃個團圓飯樂呵樂呵,這些都是他這位皇帝應該做的事情。

從王迪來到宣府城…或者應該說,是從奄遏下水大捷那天起,前期這些慰軍瑣事就已在醞釀準備當中了。

所差的,就是等待他這位皇帝批覆禮部和戶部送上來的奏梳。

不過當王迪看完以後,對於三軍較為寒酸的節日慶賀活動,他不甚滿意。

要知道,對於此行連斬了兩名大肥魚的王迪來說,在銀錢這一方面,他現在可是一點都不缺。

大太監王振隨軍攜帶準備押送至老家蔚縣的,不提金珠寶玉這些高檔貨,單是銀錠就有五十萬兩。

而這一點,在銀錢方面算起來的話,僅是王迪此行最小的收穫。

查抄王振老家的錦衣衛,帶回來的統計資料,當真是讓王迪且驚且喜還特別震怒。

不說蔚縣多半個縣的良田幾乎都被王振家族給佔去,也不提瑪瑙珊瑚金枝玉樹這些閃瞎人眼的奇珍異寶……

從王振老家裡搜出來的,僅僅只是金錠,就有三十四萬兩。

銀錠嘛…一千六百餘萬兩。

這,簡直不比大明朝一年的賦稅差到哪去了。

能從王振老家抄到不少銀錢,其實王迪心裡還是有點數的。但他可是萬萬沒想到,能特麼抄出這麼多的銀錢來!

對於王振在地安門外開古董店三十萬兩賣花瓶替人走後門的事情,王迪是再清楚不過了。

當年孫太后正是因為此事,差點當著皇帝的面宰了王振。若非原主翻臉力保,哪還有此人後來的權傾朝野囂張跋扈。

從王振老家查抄出來的這些銀錢,結合原主的記憶,王迪知曉,基本就是此人在自己親政前後這三四年內攢下來的。

替一個人辦事,便可得三十萬兩銀子。

這些算吧算吧,全部摺合成銀錠的話,少說也得有兩千多萬兩。

閉著眼簡單一算,王迪都知曉,經王振手送上來再由自己批覆的奏梳,恐怕是不下六七十份之多!

這,就是讓他特別震怒的原因所在。

畢竟敢拿出三十萬兩銀子找王振辦事的人,除去自家富裕以外,恐怕這筆銀錢,最終還是得出在羊毛身上。

這幫王八蛋,要是割韭菜割得狠了,大明朝的根,豈不是也得被這些畜生給順便割了。

好在是大明朝地大物博,分攤了這些不大不小的隱患。

若是這些破爛事全部集中在一省之地,依王迪之見,不把底層人逼反那才叫一個怪!

而這些銀錢,還僅僅只是王振一人貢獻出來的。

勾結寇虜的大同鎮守太監郭敬,被行刑處死以後,抄出來的家產,雖然遠遠遜色於王振,但還是從他家中搜出二百六十萬兩的銀錠。

所以說,不差錢…應該是肥得流油的王迪,大手一揮,五十萬大軍,每人分得二兩銀子,權當額外賞賜的節日補貼。

而且不光如此!

他又扔出二十萬兩銀子,加上宣大二城鄉紳士族集資用以犒賞三軍的十一萬兩銀子……

王迪命人多多置辦羊、豕、酒水,許諾將士們節前節後的三天,可以海吃暢飲。

要知道,這年頭,一隻羊外加一頭豕,三兩多一點的銀子基本就能拿下。

即便大規模採購會提升物價,但拿出三十一萬兩銀子,給三軍置辦三天的吃喝物資,那豐盛程度,絕對能讓五十萬大軍吃好喝好,過個滿意的中秋佳節。

正因如此,撒了百萬多兩銀錢的王迪,怎麼著也得聽點令人飄飄然的動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