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我們這些人中,出了一個叛徒(第1/2頁)
章節報錯
宣府行宮大殿內,文武分坐兩旁,次序分明。
在此所坐的,他們都清晰記得,就在不到一個月之前,皇帝還想著犁庭掃穴一事呢。
只不過…就在今日晚宴,當皇帝開場表明願意送還俘虜之後,武勳們的心,略微有點小失望。
在不少人看來,趁著奄遏下水大捷凝聚起來的赫赫威名,派出使者聯絡兀良哈三衛,配合宣大二城的主力部隊合圍也先的瓦剌部,將其徹底剿滅,應該不是太難。
如果兀良哈三衛不配合,僅憑明軍自身實力,就算不能剿滅瓦剌部,將其死死盯緊了,也絕對不是問題。
然後,再派出兩隊三五千人的精騎深入草原腹地,犁庭掃穴一事,也算不上多麼困難。
一旦將寇虜的大後方徹底攪亂,也先如果想打,那就趁機滅了他;不想打,那草原諸部族這個年,基本算是過不痛快了。
即便也先登上大汗之位一統草原大漠,此舉也定叫他頭疼萬分。
更何況,此等撈取戰功的好機會,實屬難得。
錯過這一次,恐怕在坐的等到死去的那一天,也再難以碰到如此好的良機了。
只不過,皇帝一上來的發話,就俘虜問題已經表完態了,這些武勳也只能是靜觀其變。
然而,讓他們沒想到的就是,打著‘以和為貴’旗號的皇帝,竟然沒有忘記犁庭掃穴一事。
而且看這樣子,皇帝好像還準備效仿寇虜那樣,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雖說皇帝的提議有不少風險,不過殿內這些武勳,可沒有一個慫的。
再加上喝了點小酒,一個個的,哪還將也先的瓦剌部放在眼裡。
“陛下,末將不才,願領一萬精騎,深入草原腹地搗其巢穴,絕其種類。”
“陛下聖明,末將願效仿漢時冠軍侯,領兵為我大明開疆拓土,重現我漢家男兒放馬北海之盛景。”
“陛下,此番大捷我明軍戰力未曾傷筋動骨,再加上現如今三軍士氣正盛,何不主動出擊滅了瓦剌部?”
聽完皇帝之言,眾將士群情激昂。
甚至是說,到了最後,就連老持穩重向來不輕易發表言論的英國公張輔,都忍不住進言勸諫。
只不過,相比興奮之情溢於言表的武勳,文臣這邊,卻不想皇帝再大動干戈,征伐無休止。
其中一個目的,是為了休養生息;另一個嘛,則是……
萬一武勳真把蒙古諸部族給滅了或是徹底打殘了,面對這潑天功勞,往多了不說,十年以內的朝堂上,文臣拿什麼去抗衡再度崛起的武勳?
“陛下,太祖高皇帝祖制有云:後世子孫,切不可倚國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啊!”
“陛下,我聖朝應趁奄遏下水大捷與草原諸部族商談議和一事,也正好藉此機會,敲打敲打兀良哈三衛。如若大舉興兵,恐遭草原諸部聯合一致對外。”
“陛下,去年黃河在新鄉八柳樹決堤,漫過曹州和濮州,衝抵東昌府,衝過了張秋,流至張沙灣,破壞了運河航道,再這麼耗費國力打下去……”
“陛下剛剛親政不久,應當輕賦薄徭休養生息,如若長期這麼打下去……”
除了悶頭只顧吃喝沒有發表一言的于謙,此時大殿內,文臣武勳,總能拿出各式各樣的理由,在為是否繼續出兵爭論不休。
“于謙,今晚的御酒可好喝?”
注意到文武大臣越掐越厲害,王迪知曉該壓一壓眾人火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