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給,還是不給?(第1/2頁)
章節報錯
微微顫動的御輦內,清脆的一巴掌響過之後,楊蜜那纖弱嬌軀,頓時嚇得一哆嗦,當即癱軟在皇帝的懷中。
眼淚說掉就掉且不說,她那白皙泛著紅暈的臉蛋上,霎時間便浮現出楚楚可憐的模樣,屬實讓人憐惜不已。
輕揉紅巴掌印以示安撫之際,王迪是真沒想到,懷中這個美嬌娘,她剛剛話裡頭最終的意思,竟是在拐彎抹角地勸諫自己慎重用兵。
不得不說,女人在枕頭風這一事上,當真是無師自通!
雖然他心中在為楊蜜能有這份見識而感到高興,只不過……
現如今,芳齡僅僅十八歲的她,還是有點太小了。
不加以控制的話,若是任其侍寵而驕膽大妄為這麼下去,王迪可不想在將來某一天做出大義滅親的事情。
“你既已知曉‘過剛易折’這個道理,那朕再送一句…‘慧極必傷’。”
“大蜜蜜,朕寵幸你,不光是因為你的容貌。你頭腦中的這份學識,朕也喜歡。”
“但你需要謹記,切不可恃寵而驕妄自揣摩朕的心意,更不要試圖將你自己的想法施加在朕的身上!朕說的,你可都聽到心裡去了?”
看著瞬間梨花帶雨狀的楊蜜,王迪心中一軟。
這小妖精自打被深度開發以後,再加上後世原主的比照,其一顰一笑,對自己而言,可謂是誘惑至極。
“陛下,奴婢記住了,奴婢也知錯了,還請陛下重重責罰奴婢。”
話是這麼說,不過在言語的時候,楊蜜可沒有半點要脫離皇帝懷抱的意思。
“知錯就好,你能有這份見識,朕還是欣慰的。”
“你剛剛所言,對,也不全對……”
“依朕之間,是漢孝武帝劉彘打斷了匈奴的脊樑骨,以漢室強硬武力威壓西域諸國,這才有了後來昭宣二帝的中興治世。”
“如果沒有武帝的凌然霸氣之道,‘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話,肯定是無法達到其應有的威懾效果。”
“就以懂得如何利用西域諸國兵力的常惠為例,此人歷經武帝、昭帝、宣帝、元帝四朝,若是沒有武帝時期的威壓四方,當年與蘇武一同被匈奴扣留住的此人,沒準早已死在大漠深處,哪還能有機會返回漢土故鄉。”
“史書上記載,宣帝劉病已在位期間,大漢與匈奴發生戰事,常惠隻身一人,僅憑手中漢室節杖便調動了烏孫國五萬騎兵大敗匈奴。”
“戰事結束,此人回國後又上奏諫言,龜茲小國曾殺害漢室校尉賴丹,卻沒有受到相應的懲處,故此請求在重返烏孫國將黃金錢幣賞賜於有功烏孫貴族的同時,順道滅了龜茲小國。”
“宣帝劉病已准奏之後,此人僅僅帶了點儀仗官兵,還是以聯合西域周邊各小國兵力的方式,嚇得龜茲國王不戰而降,當即就將進獻讒言指使殺害漢室校尉賴丹的貴族權臣姑翼,交由常惠處置。”
“大蜜蜜,你說,如若沒有武帝劉彘之武功,常惠出使西域諸國,能有這麼大的排面嗎?沒了外部的安定,大漢王朝,又何來昭宣四十年的中興治世?”
槍桿子裡出政權,在王迪看來,但凡後世上過初中的,恐怕沒有一人會不知道這一著名論斷。
立國初期,在那麼艱難困苦的條件下,依舊選擇對外支援抗擊別有用心的侵略者。
沒有這一戰打出來的赫赫威名,能不能獲得其它小國支援重返五老會,也許還真是兩說呢。
放到古代,更恰當不過了。
瞧瞧宋朝就能明白,沒有強硬的武力,一個大國是如何被蠻夷壓在頭上。
不過,對於剛剛楊蜜口中之言,王迪已經很是心滿意足了。
在這個「程朱理學」當道,要求帝王有著「內聖外王」修身境界的社會背景下,楊蜜的觀點,應該也是絕大多數人的觀點。
這是時代侷限性的問題,並非是他們不夠聰明。
在王迪的眼中,只要對楊蜜諄諄善誘悉心教導一番,沒準這大明朝,又能出現一個不亞於孫太后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