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時機成熟,王迪必定會宰上一批過個肥年。

不過這些事暫時都不著急,目前最緊要的事情,是先把他這一身的石楠花味道去掉。

...

洗漱完畢,神清氣爽的王迪,一口晶瑩剔透的大米飯,一口咯嘣脆的蘿蔔條,吃得是倍香。

飽腹之後,他便詔集隨軍的文武大臣,當眾宣佈于謙為五十萬大軍總督,並賜其代表皇權的尚方寶劍。

皇帝頒發的這道命令,倒也沒有出乎太多人的意料。

像英國公張輔還有內閣曹鼐、戶部尚書王佐、兵部侍郎鄺埜這些人,在昨天皇帝吩咐錦衣衛帶于謙來軍營的時候,他們已經猜到了這種可能。

況且,昨兒晚上皇帝和于謙徹夜長談一事,營帳內已是有不少人聽聞了此事。

再者說,于謙是太宗文皇帝留給朱家皇室子孫後代的柱國之才。在這一件事上,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先前此人沒能得到重用,全是因為王振弄權和受人排擠的緣故。現在最大的障礙已除,再加上皇帝為其撐腰,也該到了人家起飛的時候了。

只不過,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就是,皇帝不單給了于謙五十萬大軍的指揮權,竟然還不設監軍制約其左右。

歷朝歷代,也從未有過此等先例啊!

更何況現在還是御駕親征時期,皇帝這樣胡來,豈不是亂了大明的朝綱,有將祖宗基業拱手於人的危險。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要知名與器,君之所司也,不可以假……”

然而還不等隨行的監察御史諫言一番,王迪用著淡淡的語氣直接回懟道:

“大軍出征,皆以軍機事務為重。”

“此次御駕親征,朕不求別的,以凱旋大勝之姿班師回朝,這才是重中之重。”

“太宗文皇帝把于謙留給朱家後人,朕以為,眼下這便是最大的祖宗之法。”

言語落罷,注意到有人不死心還想進言勸諫之際,王迪板起臉來沉聲說道:

“朕主意已定,此事容不得商議!”

“爾等只需謹記,從現在開始,包括朕在內,五十萬大軍的一切事務,已由於謙接手。出現任何紕漏捱了處罰,勿謂朕言之不預也!”

穿越至今,已有多半天的時間了。

王迪在代入皇帝身份這一方面上,他可是變得愈發熟練起來。

現如今,他心裡可是相當清楚……

只要自己不做出違背多數人利益的事情,那麼這些有著敬天法祖、孝親順長、忠君愛國、尊師重教價值觀念取向的文武大臣,是萬萬不敢違背皇命的。

天地君親師,在這個重視且維護禮制,有著森嚴等級的封建社會,絕不是簡單的隨口說說而已。

碰到一意孤行的皇帝,武勳不好說,那些文臣心裡再委屈再憋屈呢,恐怕也只能透過自殘的方式來警醒皇帝。

只不過,事情沒到那一步且不說,就算到了那一步,王迪也只會冷眼旁觀,該幹嘛幹嘛。

對於這種動不動就拿祖宗家法說事,妄圖限制皇權,沒準還能滿足自己私利且踩著皇帝博得好名聲的迂腐傢伙,王迪是沒有一點好感。

孔老二孟老三的言論,那是用來約束臣子,讓臣子時刻懷有忠君愛國之心盡職盡責輔佐一國之君的。

這種驅民御民的手段,豈能套用在真龍天子身上?

“最起碼不能套用在朕的身上!”

王迪霸氣地聯想至此後,他就聽見營帳內的一干文武大臣,在於謙的帶領下,開始奏請他駐蹕於居庸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