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帳內,在明媚陽光的照射下,一大木箱金銀珠寶散發出閃閃耀眼的光芒。

說實話,即便王迪已經提前做好了心理準備,但當他見到這滿滿一大箱金銀珠寶的時候,心跳還是忍不住地加快了許多。

“逛商超、去銀行,都從未見過這麼多的真金白銀!財帛動人心,還真不是一句假大空的話語……”

沒有實物概念以前,王迪老覺得那些殺千刀的貪官貪墨如此之多的贓物能有何用呢?

現在他想明白了!

不為別的,單憑看這頑意一眼便能令人心情舒暢至極,也值得天下芸芸眾生為此奔波拼命。

“給朕抬下去吧,封存好派人嚴加盯守。袁彬,你暫且別走,朕還有話要問呢。”

“是,陛下!”

揮揮手示意下屬封好木箱抬走之後,袁彬跪於原地,靜候皇帝的問話。

“起來就行了,跪著也挺累的。”重新鑽到桌案底下躲避太陽的同時,王迪瞥了眼跪地姿勢相當標準的袁彬道。

“小人謝過陛下!”

“袁彬,關於山東江浙沿海一帶的倭寇襲擾之事,你瞭解多少?將你知曉的,與朕說來聽聽。”

本來呢,在調研完物價大概的情況後,王迪便準備好好眯上一會。

然而經過方才那一大箱金銀珠寶的感官刺激過後,他現在哪還能安穩睡得下去。

更為重要的是,此時此刻,他對征討東瀛島國佔領石見銀山的想法,也是變得愈發強烈起來。

既然如此,他便要提前做上一些準備,只待時機成熟直接發兵征討即可。

而袁彬這邊,當他聽到皇帝竟然關心沿海倭寇一事之際,他心中一凜的同時,連忙在腦海中搜刮曾經聽聞或是收集到的資訊。

“回稟陛下,據小人所知,自打先帝徹底罷黜船隊之後,倭寇便時常出沒于山東江浙沿海一帶。這些人亦商亦盜,即做買賣,也幹殺人越貨的勾當。”

“更為重要的是,倭寇當中,至少有不下半數之人,卻是我聖朝子民!”

“小人曾聽聞,江浙一帶私下出海的海商或是當地的豪紳地主,有人竟與倭寇暗中勾結作其內應,或是直接假扮成倭寇,與其合作共同劫掠沿海一帶的聖朝子民。”

“正統八年期間,陛下曾下旨再造海船,欲下西洋重新聯絡諸國,但因沿海民變而耽擱了此事。這所謂的沿海民變,背後指使之人,便是江浙當地的鄉紳士族。”

“這些密報,錦衣衛理應上呈稟報給陛下,不過……”

言語至此,再接下來的,袁彬肯定是不敢繼續往下說了。

“這些密報,朕卻是不曾翻閱。如此看來,是王振收了這些人的好處矇蔽了朕。”

袁彬不敢說的,王迪稍微一想便已知曉,無非是原主當時昏庸殆荒朝政罷了。

這些沒說出口的潛臺詞,他是一點不在意。

讓他更為上心的是,江浙那邊的鄉紳士族,現如今為了銀錢竟已開始勾結倭寇通敵賣國殘害百姓了。

這不得不讓他聯想起那句關於財富的至理名言……

「如果有20%的利潤,資本就會蠢蠢欲動;如果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冒險;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就敢於冒絞首的危險;如果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於踐踏人間一切的法律。」

放在這個時代,且不提殺傷搶掠這些無本買賣,就是正兒八經的出海經商,怕不是都得有個五倍以上的利潤。

一想到這,對於袁彬剛剛奏報之事,王迪覺得,真相恐怕比他聽到的、想象到的要更為嚴重。

“真是貪心不足蛇吞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