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他們從道路上收回目光,專注地對付著眼前的藥田。

專家組編寫的《東江丹參種植技術規範》已經透過了最終稽核,發給了金馬村和鳴鳳村遵照施行。

這份規範,是在專家組在長達月餘“深入細緻討論”之後確定的最終版本。

按照霍千里的說法,光是看到規範的內容,彷佛都能聞到之前會議桌上濃厚的硝煙味。

簡單來說,專家組在產量和質量中間做出了取捨。

依舊採用最傳統的分根繁殖法,依舊採用“發汗”工藝來炮製,為的就是最大程度地保留東江丹參的藥用價值。

因為這個,時隔多日再度出現在眾人面前的胡老感覺都蒼老了好幾歲。

這相當於是徹底否定了他之前的路線,對他這樣的專家而言,這種挫敗感是很強烈的。

但霍千里卻對這個決定表示理解,如果沒有政府力量介入,只憑某個村子自己弄,肯定不會這麼選擇,多產出多賣錢才是最主要的目的,質量沒有明顯下降就好。

但既然已經決定了走產業化發展道路,立足產品質量的確才是正道。

胡老以前的選擇沒錯,現在專家組的最終方桉也沒錯,大家只是在不同的時間,面對著不同的需求,做出了各自正確的決定而已。

聽了霍千里這麼一勸,胡老心情好了不少。

莫名其妙捱了好幾頓罵的老湯日子也終於好過了些。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東江縣就放棄了在產量上的增長追求,東江縣委跟專家組裡的部分高校專家聯合成立了課題,準備攻關丹參良種最佳化,專案已經啟動,只等見效。

虎山村當下的事情不少,虎山村小,哦不,產業園區小學已經得到了批覆,回了一趟打工地辦好手續帶著鍋碗瓢盆和床單被褥趕來虎山村的餘大同,正滿懷希望和鬥志地忙活著各種手續。

小學選址也已經完成,建設工程由鎮政府經過了認真篩選後,最終交給了鎮上唯一一家正規建築工程公司——東江縣大強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沒有兄弟齊心,改為了以父之名。

而這家建築公司,同樣也在忙活著虎山村新村十戶試點民居的建設。

顧海濤跟顧大強每天就出沒在工地上,監督著工程質量和進度的同時,幫忙搬幾塊磚,鏟幾鏟沙,提上幾桶灰漿,空了拉著工人們抽菸吹牛,時不時還在中午的時候,整一盆硬菜端給只帶了點乾飯鹹菜的工人們。

在虎山村的春天裡,春風化做雨,兩父子悄然地拉近著跟工人們的關係。

這些日子裡,霍千里依舊很忙,但基本就是日常性忙碌。

對村裡各家情況登記更新、應付一些前來考察的領導和團隊、搞一搞村兩委成員思想建設、再把村民娛樂活動豐富一下,以及跟江清月加深著感情......

畢竟眼下虎山村這個螺螄殼裡的確也沒有太多他可以再折騰的空間了。

日子就在這一天天的忙碌中緩緩度過,來到了2008年5月5日。

這一天,是虎山新村試點專案十戶民居的驗收日。

只見村委會斜對面,原本小賣部所在的路邊,已經被四戶嶄新的房子取代。

這臨路的四戶,每戶不算院子,面積只有一百二十平方。

四戶房子背後,高出大概一米的坡上,是第二排的三戶人家,再往後就是另外的三戶。

後面六戶的面積就要稍稍大一些,跟村裡大多數土胚房的面積一樣,在一百六十平。

這十戶房子,都是統一的造型。

傾斜的屋頂利於排水,特地選取的琉璃瓦高檔又結實,在陽光下反射出迷人的光芒,外立面的牆上貼著白色的小塊瓷磚,鋁合金門窗將光線貪婪地拉進屋子;

屋子前是一個寬敞的方形院壩,水泥地坪抹得平平整整,;

屋子正中,雙開的防盜門瞬間提高了檔次,各處房間的門也都是溫暖明亮的顏色,門把手都透露出金屬厚重的質感。

室內的牆上,都颳著白色的彷瓷,摸起來就像是正值最好年紀的女子肌膚般細膩;

衛生間裡,貼著瓷磚,上面椰林海灘的風景頗有幾分情趣;

潔白的蹲便器連線著抽水箱,輕輕一按,就有水衝出;

剛好自來水廠已經建好,這批新村的屋子全部接上了自來水管道,家裡各處水龍頭輕輕一擰,就有清澈的水流衝出。

站在這個屋子裡,即使空空蕩蕩,即使風吹揚塵,但所有人臉上都綻放出由衷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