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技術規範(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霍千里找了個藉口離開,匆匆跑回顧家,胡老正氣鼓鼓地坐在凳子上,悶頭抽菸。
那位四十多歲,容貌姣好,氣質頗為幹練的張麗教授站在一旁,同樣一臉激動, “師哥,我知道你在這兒辛苦,勞苦功高,但是咱們都是搞科研的,一碼歸一碼啊!這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不能混為一談吧?”
霍千里讓顧海濤把門輕掩,防止外面人看見, 然後上前,“胡老,張教授,我這個小輩,多句嘴,咱們有什麼事,坐下來好好聊嘛。”
胡老沒好氣地瞥了他一眼,沒說話。
張教授看著霍千里,嘆了口氣,“小霍,我來跟你說吧。”
“你們去年,採用蘆頭繁殖,畝產增加了將近百分之五十, 達到近五百公斤,這個很不錯。”
霍千里點了點頭, 然後愈發疑惑,很不錯還吵架, 這是什麼道理?
張教授繼續道:“但是,在採收的時候, 問題就來了,你們東江丹參,以前一直就是採用的“發汗”工藝,現在在胡師兄的要求下,你們改用了曬乾法,這是有問題的。”
霍千里悚然一驚,胡老一拍桌子,“怎麼就有問題了?你憑什麼這麼說!發汗工藝會使得丹參的藥效顯著降低,當然不能用了!”
張教授嘆了口氣,“師哥,你對丹參的研究比我還深,你會不知道發汗工藝實際上損傷的只是丹酚酸B的含量嗎?但是曬乾法卻會使丹參酮類成分的含量顯著降低,比起40℃低溫烘乾減少百分之五十,與陰乾法相比減少了百分之三十五左右!而發汗工藝卻對丹參酮類成分的影響卻很微小!”
胡老依舊不忿道:“既然這樣,各有優劣,你又憑什麼說我做的是錯的?”
張教授認真道:“我沒有說你最終的選擇是錯的,而是你做決策的方式是有問題的,至少是不夠嚴謹的。特別是這樣大面積推廣使用的方法,我們應該尤其慎重,不能憑經驗武斷了事,稍不注意就是減產乃至絕收的情況啊!”
霍千里大致聽明白了,正要說話,胡老又憤憤道:“你少在那兒危言聳聽,既然不能確定我做的有錯,你憑什麼上來就是一頓嚷嚷啊?憑什麼就是一副我錯得厲害的口氣啊?”
霍千里:……
這怎麼還非得爭出個輸贏呢!先冷靜下來啊!
他吸了口氣,勸解的話還沒出口,張教授就恨恨的一跺腳,“師哥,你真要我說你的不是嗎?你去年在這個村子的三組種了一年的丹參,怎麼今年還要繼續種,你就沒反應過來輪播的事情嗎?”
胡老神色一滯,一拍桌子,直接上了樓。
張教授欲言又止,最終抿著嘴,鬱悶地嘆了口氣,朝外走去。
“張教授!”
霍千里在身後叫住了她,然後快步上前,走到跟她並肩的位置,輕聲解釋道:“胡老自從去年來了村裡,也沒有同行,也沒有儀器實驗室的輔助支援,一些決定有客觀情況的原因,您......”
張教授看著他,嘆了口氣,“我當然是理解他的,不然也不會單獨找他說。而且他畢竟是我師哥啊!他在種植技術上的造詣比我高多了。”
她擺了擺手,“行了,這事兒你不用擔心,我師哥的性子我比你瞭解得清楚,忙你的就行了!”
說完,張教授對他勉強一笑,走回了村委會。
霍千里看了看她的背影,又扭頭看了看顧家的樓房,他就剛才那麼一聽,感覺好像是胡老不對。
但胡老這一年多在這兒累死累活,他又怎麼好說得出那些話呢!
於是他也只好嘆了口氣,聳了聳肩,去往村委會。
半個小時後,領導和專家組們上車離去。
今天回去之後,他們將返回各自的家中,根據自己的專業方向和東江縣中藥材種植行業現狀形成一個專題報告,在三天之後的論壇峰會上分享。
炊煙盡處是黃昏,晚飯的飯桌上,中午都喝了些酒的眾人端著稀飯碗,吸溜著甜絲絲的稀飯。
霍千里不露痕跡地瞥了胡老一眼,瞧著胡老神色如常,猶豫了一下,並未開口。
日子一晃便是兩天,這天上午,十個人齊聚虎山村的村頭。
村支書兼村主任顧大強、村主任助理霍千里、村委成員一組組長顧承德、村委成員二組組長詹寶興、村委臨時會計江清月、編外人員顧海濤、老湯和胡老,外加攝製組的劉曉雨跟攝影師。
兩人一車,五輛摩的,前往千符鎮。
劉曉雨坐在摩的上,看著霍千里跟江清月一車而去,輕輕嘆了口氣,徹底掃去心頭的那些綺思,以一個嚴謹的新聞從業者的姿態,平靜而純粹地記錄著眼前的一切。
到了鎮上,金馬村跟鳴鳳村的人也等在了鎮政府的壩子裡,瞧見霍千里過來,眾人忙不迭地上前招呼問好。
比不過虎山村,這兩個村一個村就給了三個名額,加一起也就六個人。
鎮政府特意直接包了一輛中巴車,載著眾人前往了東江縣城。
車上,江清月側著頭,目光痴迷地看著窗外,看著緩緩退後的風景,怔怔出神。
坐在她身旁的霍千里微笑著道:“這麼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