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書記晚上有個應酬,一個鎮上的老闆請客,定在六點。

臨近五點下班,他便開始慢慢給一天的工作收尾,順帶收拾著辦公室。

通常情況下,沒有人會挑這個時候來彙報什麼事情。

但不巧,今天就有人敲響了房門。

他平靜地抬起頭,瞧清楚來人的面孔時,笑容便不自覺地浮現出來。

“小霍,你怎麼來了?”

“鄭書記,抱歉,打擾你下班了。”

霍千里知情識趣懂分寸的態度讓鄭書記很是滿意,笑了笑,“哪有,只要有工作,什麼時候不能說,更何況現在不是還沒到點嘛!”

霍千里點了點頭,“這次來是想跟鄭書記彙報一個想法,是我們村兩委共同商討,擬定的一個提升全村村容村貌,提升鄉風文明的一個工作方案。”

事關虎山村的發展,鄭書記多了幾分重視,雙手交疊,肘子撐在桌子上,點了點頭,“你說。”

“首先,我們村子的情況就不需要多跟鄭書記介紹了,這個需求是肯定有的。我們村兩委都一致認為,不能只顧經濟發展瘸腿走路,鄉風文明建設也要跟上。”

鄭書記默不作聲,微微點頭,心頭多少還是有些不以為然的,想著你還是先把經濟發展起來再說啊!

“當然,需求存在,但存在於哪些方面,我們是把不準的,所以我們請到了蜀州大學的團隊,為我們村子量身定做了問卷,而後在全村進行了走訪調查,確保村民全覆蓋,情況摸清楚。您看看,這是我們的調查問卷。”

說著霍千里從揹包裡取出厚厚一疊紙,看得鄭書記一愣。

還沒鬆口氣,就見霍千里接著又取出來一疊,然後第三疊。

三疊寫滿文字的問卷整齊地擺在鄭書記的桌前,鄭書記遲疑著拿起來簡單翻了翻,心頭一陣驚訝。

說實話,他哪兒見過工作做得這麼紮實的村幹部。

伸手拿起一張,原本只打算掃一眼,結果一看就挪不開了。

他也是在基層幹了多年的,一眼就能看出這份問卷的好壞。

就跟記者訪談一樣,同樣都是一問一答,有的記者只能問些乾癟癟沒有營養的老生常談,有的記者就能引導著嘉賓在深度廣度專業性等各方面做出完美展示。

外行看個熱鬧,內行才懂其中的功底。

“不愧是蜀州大學的專業團隊啊!這些問題,精準、犀利、同時還很有深度,引匯出地結論也很有用處啊!”

說著,鄭書記放下第一張問卷,又伸手拿起第二張來。

此刻的他似乎已經忘了要下班的事了,就算霍千里接著講不出什麼令人眼前一亮的東西,單憑這張問卷就已經能夠讓他做出許多工作了。

霍千里笑了笑,“領導,這兒四百來張呢,一張張看得看到什麼時候。我們虎山村可不敢佔用你太多寶貴的時間。”

說著,他從揹包裡再取出一份剛剛才在王偉辦公室裡打好的調查問卷分析報告,遞給鄭書記。

鄭書記伸手接過,然後二十分鐘便悄然過去。

放下手裡的文稿,鄭書記看著霍千里,臉上還帶著幾分震撼和感慨,“小霍,你的工作真的做得很紮實,這份報告很有價值,我要在鎮委會上跟班子好好學習一下,如果各個村都能像你這樣開展工作,我們千符鎮各村貧困落後的面貌何愁不能改善,我們千符鎮在全縣的排名又何愁不能上升!”

霍千里微微惶恐,“領導過譽了。我們做這個還真沒想到那個高的層次。”

鄭書記擺了擺手,“我們位置不同,看問題的方式自然有所不同,你已經做得很不錯了。說說吧,你後續打算怎麼辦?”

看了這個調研分析報告,鄭書記對虎山村下一步充滿了信心,也對霍千里的想法充滿了好奇。

什麼村兩委一起想的,他還不知道村上那幫人什麼情況,真要有這本事,還能輪得著霍千里到這兒來?

人霍千里懂事,自己也就看破不說破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