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 經驗(第2/2頁)
章節報錯
“然而這是不對的。劍術沒有上限,但我們是凡人,我們有上限。開發太多的劍術,不但記不住、用不上,而且會擾亂劍心。因為每一次悟劍都是和劍的一次交流,雜七雜八的劍術開發多了,劍心會失去方向,不進反退。所以要有的放矢的好。像我們開發劍術,都是成體系的開發,統一體系每個劍術作用互不衝突、互不重疊,互相補充。這樣戰鬥時能夠迅速上手,不露破綻,又能靈活思考戰術。”
湯昭邊聽邊思考,道:“每個劍客都有自己的一套體系?還是多套?”
池副使回答:“可以有多套,但是不要太多。而且每一套體系要有明確的目標——你這套體系是對誰用的?你的敵人是誰?一般來說,對敵人劍客、對天魔再加上一套修煉輔助已經綽綽有餘了。三這個數字對劍客很重要,三常常代表上限。”
湯昭覺得很對,三這個數確實重要,劍客階位有點逢三進一的感覺。比如劍仙有一種劍勢,往往配三種劍法,而劍聖則是三個劍勢配一種神通。至少在劍譜的金字塔頂端是這麼構架的。
哦,對了,到了劍仙,需要有三個劍意。似乎劍俠進階時就是要湊足三個劍意才能成為劍仙。
池副使哪知道他都考慮到劍仙、劍聖層次去了,道:“像常規的體系中,一般都是攻擊、防禦、移動、查探、控制等等不同方面的劍術組成的。不一定那麼全。其中攻擊又有小攻、大攻、速攻、心攻等等分別。這些分類方式在書上也都有寫。就我個人的經驗,一個體系最常用的中心一招最強的大劍術,圍繞它兩三招搭配、連續的小劍術。配招可以是控制、防禦。然後就是感知和身法。我會在體系中加入一招遁法,不為騰挪,為的是逃命。”
他笑了笑,道:“有的人比較剛強,不會在成套體系裡準備遁術,而是隻獨立的準備一招保命的遁術。不似我隨時準備逃跑。但無論如何,沒有人會不準備遁術的,就像沒人會放棄貼身防禦一樣。這個很要緊,你可以優先考慮。”
湯昭點頭,這就像“發配”那劍術一樣,關鍵時刻逃命用的。別說刑極,他用這一招逃跑幾次了?而且發配是空間遁術,空間遁術是最強、最不講理的遁術。但並不是每個劍客都可以涉及空間的,這種劍術很難悟的。就算是刑極也不得不放棄了確定的方向,改成落腳點隨機,這是一種妥協。
池副使道:“每個體系,少則三,常則六,多則九,九種劍術就到頭了。體系是三種的話,三九二十七。二十七招劍術,這幾乎就是劍客的上限。但沒人會玩到上限的。譬如說遁術,難道還每個體系準備一種遁術,準備三種?這是嚴重冗餘。還有控制、輔助、恢復這些功能劍術,也只需要一種,各體系共用。到頭來需要多準備的以適應不同情況的,只有攻防招數而已。還要考慮悟劍的間隔,悟劍太快的話容易互相影響,一年悟三種劍術就差不多了。當然你是新人,劍術太少沒法出去見人。第一年悟出六種,粗粗搭建一個體系就很好了。不要貪多求快。”
湯昭點頭,他的計劃也是這樣,第一年有六七種劍術,最好不要有大的漏洞就可以。
池千里突然正色道:“但有一點我要提醒你,不要忘了根本。”
“劍術的根本,是劍意。”
“很多劍術和劍意關係沒那麼大,只要擦一點兒邊就能悟出,可是千萬不要忘了與劍意的關聯。尤其是不要太注重劍象。”
“劍象不是劍意,它是劍意的衍生。兩者雖然相關,但劍象畢竟是具體的東西,它有很大一部分是劍意以外的存在。劍意虛而劍象實。很多人思考劍術時過於關注劍象而忽略了劍意是才根本,以至於劍心偏移,最後後悔莫及。”
湯昭凜然,立刻又想到了指定唯一反面教材聚寶劍。那把劍的劍意是喜悅,劍象是黃金,那個劍客的劍術離不開黃金,黃金山黃金雨堆砌了不少,但沒有多少直指“喜悅”的劍術,最後劍心崩塌,前功盡棄,這都是值得警醒的。
池千里伸出三根手指,道:“我的建議是,三個。至少有三個要緊劍術直指劍意,為三個支點支起劍意才算穩定。這三個劍術最好也是體系的核心。其餘劍術圍繞它們構建,這樣絕不會錯漏。”
湯昭聽得連連點頭,鄭重記了下來。
兩人一個教一個學,一直教了三日。池千里將自己的經驗一點一滴傳授,湯昭認真學習,心無旁騖,雖然時間短,卻是受益匪淺。
到了第三天,池千里結課下山。湯昭卻是開始了他成為劍客之後第一次閉關,安心梳理劍心、劍術,以成為一個合格的劍客為目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