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 議論(第1/2頁)
章節報錯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湯昭將自己精心準備的內容娓娓道來。
如果說北辰講得是小技巧,他大概講的也是小竅門,還真不是什麼改天換地的驚世之作。雖然開頭起的很高,所謂天上開題,地下解答。落到實處也就是一個危急時刻的應對手段而已。一兩個時辰足以講完。他用這點時間有條不紊的講述如何把自己的意志提取出來,又如何融入術器材料,如何在關鍵時刻與這段意志結合,在精神疲憊的情況下如常啟動術器。
這不能算多高深的知識,也非多強大的符式,卻在博大精深的主脈中,別出心裁開闢了一個小小的支脈,甚至不能叫支脈,最多是開了一扇小窗,試探一個新的小方向。
這個方向或許可以叫做術器的“簡化操作”?
雖然這個窗戶開的不高,大概是不夠“高屋建瓴”,但窗外確實是全新的風景。如此輕易就能探到一片藍海,大概是以往能夠開窗的人站得都太高,都往天上看,只有湯昭第一眼看得就是地上吧。
說起來,雖然念頭是看到石純青被圍攻時萌發,但若追根揪源,甚至可以追到陳總當年的教導上。
小時候學的東西他已經沒辦法一一記得,能刻在腦海最深處的認知卻還深深影響著他的一言一行。
比如他一直記憶深刻的,幾個字而已,“發展生產力”。
更膚淺一些的,就是他結合自己開店的經歷,還有陳總給他講述的些許商業知識,自己得出來的結論——
把術器當奢侈品賣,動輒為幾千上萬兩的,可能很有錢,大概是完不成陳總大集團、大托拉斯的遺願了。
可能是先入為主,湯昭總覺得,術器不該也和劍一樣限制重重,反而應該真的面向更多人,造福大眾才對。
只是他一直沒想通這件事,直到被派了這麼個任務,又在圖書館裡研究多日,漸漸地對自己一直思考的那個問題有了眉目。
簡化操作,或許只是一個開頭,最後應該變成“傻瓜操作”才對。至於術器內部如何複雜,如何難制,那都是符劍師的事。放到顧客面前,應該用幾個按鈕完成一些列複雜功能,就像傳說中的高科技一樣。
符劍師什麼時候都能操作,這是第一步,目標應該是任何人任何時候都能根據需要操作術器。那才能真正說術器成為了“工具”。
湯昭想,這不只是自己應付演講的“課題”,更是值得自己花上多年乃至一生的符道研究方向了。
當然,湯昭在術器上有了自己深耕的方向,也不代表他放棄了劍道。他的主業一定是劍道,不說劍的強大,只說“解放生產力”,恐怕還是劍能做的更多。
這一點,當他看見坤劍的一瞬間,他更加明白了。
劍勢——沃野千里。
湯昭雖沒試過,卻也能猜測一二,沃野並不是增加尋常土地,而是真正肥沃繁榮的土地——如果真像他猜測的那樣。只憑這一劍之勢,又能造福多少人呢?
若能掌握這樣的力量,有些事情做起來不更方便嗎?
扯得太遠了……
臺上,湯昭的講演不說如何精妙,卻是踏實完備,行之有效,於眾人都有益。就算那些和湯昭一樣天賦過人的符劍師,也起了躍躍欲試之心,更有人心想:以自己意識為材料又作閥門連線術器,以此簡化操作,這以符式技法來說不難,原理也不出奇,只是我怎麼沒想到呢?
卻不知湯昭也是受了人的啟發,而且還是一位真正的天才,就是一代武聖張融。人家自創的自在罡就是以意志融入罡氣,他便直接借鑑過來了。當然,湯昭改造的手段就和武者的罡氣完全不同,是純的符劍師技能,更繁瑣卻更穩定,一點兒也沒有洩露張融的獨家之秘。可是受人啟發,還是要承認那位武聖為濫觴。
將三月研究一朝傾盡,湯昭終於講無可講,道:“今日拋磚,只為引來美玉。我覺得意志操縱也好,術器簡化操作也好,都有光明的前路。我……我有一個夢想,將來術器成為真正便捷的工具,得到它,就像我們的祖先第一次點燃火種,第一次抄起長矛一樣,不僅帶來新生活,更能改天換地。”
“謝謝大家。”
說完,他鞠了一躬。
到最後,他還是忍不住用了“我有一個夢想”這句話。
掌聲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