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3 出頭(第2/2頁)
章節報錯
想到這裡,太后有些心慌,但是她神色不變,緩緩道:“自家人,客氣什麼?有什麼話自然可以說。”
順王道:“太后,治理天下在乎禮法,禮法在乎有序。興王雖然是先帝親子,陛下親弟,一則年幼,序齒在眾王之後,二則畢竟是人臣,豈有人臣受人臣拜禮的道理?若勉強受禮,反遭天忌。太后有愛子之心,當為之計深遠。”
這話說得相當不客氣了,太后緩緩道:“順王,伱想錯了。興王是皇帝的使者,他自己當然不能受禮,但是他是代替天子受禮的。你在幽州呆久了,莫非是連臣要拜君這件事也忘了嗎?”說著目光冷冽的盯著順王。
順王頓了一下,突然道:“君臣之禮豈能忘?臣順王元盛宵見駕,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不知聖躬安好?”他說著直接向興王行三跪九叩的大禮。
太后反而一怔,她其實並沒有打算跟順王打嘴仗的。
對,她沒打算說服順王,說服諸侯,說服群臣,讓眾人拜興王是一件合乎禮法、理所應當的事。
因為這很明顯是扯淡。無論如何,興王這個身份,就是不該受拜的,內臣外臣都不該拜。太后縱然能找到一個理由允許,那些熟讀經史的大臣能找出一百個理由反對,辨來辯去只會讓自己和興王同時陷入被動。
太后是不會陷入對方的戰場的,她難道是來金鼎樓參加大禮議的嗎?
她今日來,是在這個背靠國師、劃定好的戰場上立威的。說白了,她是來指鹿為馬的。因為她之前的誤操作,已經陷入了絕對的困局,這個時候唯有快刀斬亂麻才能解決。所以她準備的不是長篇累牘的說辭,而是雷霆一擊的力量。
先在今日展示實力,把事實定下來,有經金鑾殿再說去。
展示實力的第一步,就是先找個倒黴蛋立威。
比如說第一個出頭質疑的刺頭,是一定要殺的。
今天是元宵佳節,誰規定佳節就不能殺人了?殺人可以助興啊。
所以太后才先叫諸侯來拜見興王,因為這樣這個刺頭很可能就出現在諸侯之中。殺掉一個諸侯,既能立威,對朝局的影響又小,比殺在京的近支親王或者朝中重臣要好多了。
但她沒想到衝出來的是順王。在她印象中,順王是比較圓滑的,縱然要反對,也要當幕後黑手,挑事讓別人出頭,怎麼會自己衝出來呢?而順王是強大的外藩,也是大晉支撐地方的一根支柱,拆自家的樑柱絕對是不智之舉。
但既然衝出來,那就是他了。必須殺了他。如果不殺他,轉而殺其他不夠強大的人,那不叫立威,叫欺軟怕硬。一旦這麼做了,那就會被人窺破虛實,到時候會被群起而攻之的。
至於拆房梁,房子是用來住人的,人都沒了,房子還不知道便宜哪個王八蛋呢。拆就拆吧。
然而,太后沒想到,順王跪了,跪的這麼果斷。
刺頭服軟,這本來是件好事,但太后突然覺得有些不對。
他應該還是……
興王驟然受拜,一時手足無措。他畢竟還是十二歲的孩子,雖然太后跟他交代了不少事,為今天做了不少準備,但還是有些緊張,勉強鎮定,白著臉道:“王兄免禮。”
然而順王卻不起身,反而又問了一遍:“聖躬可安?”
興王呆了一下,結結巴巴道:“聖……聖……”
順王不等他說出口,抬頭道:“興王,怎麼連聖躬安三個字都說不出口嗎?還是說,陛下……聖體並不安呢?”他說到這裡,突然長身而起。
果然!
太后深吸了口氣,準備動手了。不管順王是虛張聲勢還是真的猜到了什麼,他既然不依不饒,那就該死了。不能讓他繼續狂逆下去。
她在寬袖之下的手變了姿勢,只待稍微舉起,便可下令發難。
這時順王已經完全沒有了之前倒頭便拜的謙卑,直視興王,雙目炯炯有神,雖然沒有步步逼近,卻有了逼迫的姿態,聲音提高:“因為你知道陛下已經龍馭賓天!就是太后親手弒君,叫你這小兒來做傀儡天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