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樓很高,湯昭第一次見到這麼高的樓。

小時候,陳總跟湯昭說起故鄉時,常常提到“高樓大廈”這個詞,湯昭當然能理解這是什麼意思,但又覺得陳總的描述難以想象——一棟樓有一百多層,平地拔起一百多丈高,那住起來有多不方便?就算有陳總提到的那種直上直下的梯子,也很費事吧?想要出去玩還要上樓下樓,折騰一番,出去的興致都沒有了吧?

親友互相拜訪不方便,養個貓狗,養個雞鴨也很不方便。

每人一棟小院不是更好?

而且,陳總畫得那些“高樓大廈”示意圖也不好看啊?一堆長方形插在一起,結結實實,密密扎扎,就像磚頭開會,哪裡好看了?

湯昭反正是想象不出來“現代大都市”的盛大恢弘的。

但今日,他真的見到了傳說中的“高樓大廈”。

千秋樓大概沒有高樓大廈那麼多層,但真的高近百丈,湯昭他們是從中上部的平面飛過來的,天空上的明亮燈火居然照不出全貌。往上看只能隱隱看到樓頂一處露天平臺,往下看燈光照不到底,尚有大片的陰影在腳下鋪開,彷彿它是從地平線上拔地而起的一座高山。

湯昭能看到的,就是它中間大部分樓層而已。

因為光線足夠,這部分倒是看得清晰。

千秋樓並沒有那麼多樓層,但也有幾十層樓,每一層之間都有臺階狀縮排,第一層最寬闊,每一層漸漸收窄,但又沒有金字塔那樣階梯分明,只是每一層樓都會露出一點屬於自己的露臺。

透過這些露臺,湯昭發現每一層的模樣幾乎都是不一樣的。

有的樓層長滿了花草,有的樓層全是光潤的玉石,有的樓層放置了各種金石擺件,彷彿假山叢林,還有的樓層甚至是一灣活水溪流。

每一層都和其他樓層不一樣,每一層都是一道獨特的景觀,乃至風景。

這麼多風格各異的樓層拼接在一起,雖然一眼看過去令人眼花繚亂,但並沒有特別雜亂無章,讓人覺得突兀怪異,相反總體還很和諧。

能如此神奇,一方面是設計上巧奪天工,考慮到了層次之間的搭配、漸進關係,另一方面是天上那爆發的絢爛光輝,給每一層樓都打上了一層光華,讓萬物披上了夢幻一樣的暈色,讓它們好像一起從光與幻的世界降臨而來。

湯昭看到這幢樓心中驚歎不已,心想:有詩曰: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本質上只說登高望遠,並不是樓本身有什麼出奇。這裡卻是千里景色皆在一樓,每上一層樓都有更新奇的景色,本身就像一篇長詩,觀之不盡,這又是何等奇蹟?

千秋樓,千秋永珍,盡在一樓嗎?

好大的野心,好大的手筆!

比起湯昭的驚歎,白狐可不想那麼多,只是駕駛雲端,急匆匆往千秋樓靠過去,眼見越來越近,白狐跳到雲頭,身形變化,陡然大了好幾圈,讓人隔著老遠都一目瞭然,放聲叫道:“阿沁,阿沁,我回來了!”

為了讓人聽見,白狐第一次從死角的隱藏處跳出來,露出本身的模樣,毫無顧忌的向外界呼喚。

黑寡婦從不知它的存在,看到雲端近在遲尺間突然多了一隻白狐,懵然不明所以。

這時,在從上往下第六層,也就是伸出紫色錦帛的視窗再上面一層,露出一張臉來。

那層樓從外面看平平無奇,只是全部鑲滿了一層透明的薄水晶,好像落地大扇窗戶一般。屋中黑,外面亮,那張視窗的臉看起來模湖不清,湯昭只留了那似乎是個美麗女子的印象,白狐卻越發激動道:“阿沁,竟然真的是你。你還在這裡!”

它看起來就要直接跳下去了,湯昭忙攔住她,壓著它背上的毛道:“小心些,周圍可能還有敵人。你要注意。”一面說,一面在它尾巴上栓了一盞雲絲燈。

其實湯昭想提醒的是:小心那“阿沁”是假的,是陰影或者其他虛構的。

雖然是湯昭提出仙城可能有人,但真的有人他從理智的角度又覺得太不可思議了,難免心存疑慮。

比起仙城本地的人倖存,罔兩的陰謀反而還合理些。

只是眼見白狐激動不能自已,湯昭倒不好太掃興,料它聽不進去,只側面提醒了一句,而他自己是在後面做好了動手的準備的。

雲頭越來越近,天上的光芒已經維持不住白狐的形狀,化為一個圓圓的光餅,好在亮度不息,湯昭也終於看到了窗戶前的女子。

客觀地說,她果然是個美女,臉頰飽滿,眉眼尤其秀美,面板潔白如雪,無論如何都可稱得上美人。

但湯昭還是吃了一驚——這女孩兒實在太年幼了,說是少女尚且不足,最多十三四歲年紀,剛剛脫離女童的歲數,臉圓圓的,嬰兒肥未褪去,正是如豆蔻一樣青澀年華。

倘若這是當年的仙城有這樣大的居民自然無妨,別說十來歲的女孩兒,就算是雲上住著金童玉女又有什麼奇怪?然而這裡卻是被封閉一百多年的陰影之地,怎麼會有這麼年輕的少女?

別說當初面臨災難,讓這麼年輕的女孩兒守家本來就不可思議,就是當初真的這樣決定了,一百多年她也該長大了。